幼儿工作者的视野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津守真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刘洋洋
出版时间:2014-7
价格:3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752143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幼儿教育
  • 儿童教育
  • 幼儿园教育
  • 育儿
  • 幼儿教育
  • 幼儿工作者
  • 学前教育
  • 职业发展
  • 实践指南
  • 儿童发展
  • 教育心理学
  • 教师培训
  • 行业视野
  • 保教工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幼儿工作者的视野》是作者津守真先生置身教育实践的记录。津守真先生作为一位儿童的研究者,一位心理学者,他在孩子的游戏中看到了人性教育的原型。因此,他来到儿童中,成为一个保育者。书中描述了他与儿童生活在一起的快乐与艰辛的探索,表达了对教育的感悟,充满了对儿童理解的智慧。这本书也是津守真先生对怎样才能通过游戏教育每一个孩子这个问题多年来的思考和回答。津守真先生希望这本书不仅对教育的研究者,而且对有经验的保育者、刚刚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家长们起到参考作用。

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是非常困难的,它需要我们自我修炼,常常更新自己的智慧,形成为他人着想的情怀。我希望培养教师和家长这种素质。这正是我在这所学校里每天用心在做的事情。在这样的工作中,生命的秩序得以产生。

——津守真

正如艾伦凯所说,“儿童的世界要通过两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成人要理解孩子的特质,其次是成人的内心要永远保持孩子那份纯真。”所有的教育都有共同的特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具有普遍性和超越性。它大大升华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对作为人的儿童的理解,对儿童教育中许多基本问题(如怎么看待教育目标、怎么发挥教师的作用、怎么把握教育的现在与未来的关系,等等)的理解。

——李季湄

作者简介

津守真,1926年生于东京。1948年东京大学文学部心理学科毕业,同年担任恩赐财团母子爱育会爱育研究所研究员。1951—1953年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研究所留学,截至1983年担任御茶水女子大学教授。1983—1995年担任爱育养护学校校长。1988—1998年担任社会福利法人野菊寮理事长。现担任御茶水女子大学名誉教授/教育研究者,OMEP(世界学前教育组织)日本委员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婴幼儿精神发育诊断法》(合著)、《作为人性现象的保育研究》(合编)、《儿童学的起始》、《教育工作的体验和思索》、《自我的萌芽》、《如何看待孩子的世界》(NHK书籍)、《保育的一天及环境》。

目录信息

先读者言... 1
译者序... 1
序... 1
第一章 置身教育实践——保育者的最初两年
一、 第一天——留意孩子们开始做的小事... 2
二、 充满活力的教育工作的一天... 6
三、 存在和不存在的疑问——黄色玩具小汽车... 10
四、 自我实现的过程... 13
五、 从学年末到新学年开始... 30
六、 保育者停滞的时候——第二年的危机... 32
七、 对教育工作的再认识... 38
第二章 寻常日子 追寻孩子的思想——保育者的第三四年
一、 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的世界里前进,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着的日常生活中... 42
二、 从相反的方向,同孩子们一起在他们的世界里前进... 45
三、 存在和节奏... 47
四、 儿童的自我实现及保育者的自我实现... 51
五、 一如既往... 55
第三章 让“现在”充实起来——保育者的第五六年:班主任
一、 接受变化... 60
二、 和每一个孩子生活在“现在”... 64
三、 通过充实“现在”,孩子们开始成长... 67
四、 孩子们成长的一天... 72
五、 孩子们是通过身体行为探究人生的哲学者... 76
六、 与身体的疾病共同生存... 79
七、 教育的专业性 教育的合作性... 83
八、 班级... 87
第四章 在教育工作中思考成长——保育者的第七八年
一、 在教育实践中思考成长... 94
二、 拥有和失去——从“有”到“无”... 100
三、 围绕“眼镜”的观察与思考... 115
四、 围绕肥皂泡的对话——自我实现的虚和实... 118
五、 设身处地进行教育... 121
六、 把状况作为一种表现来进行理解... 125
七、 辛苦摸索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 128
八、 昼夜之间... 132
九、 保育者的能力极限和实力... 134
第五章 表现愿望和烦恼的游戏——保育者的第九第十年
一、 脸... 140
二、 来回走... 145
三、 来者不拒... 149
四、 拉着过去前进的人... 152
第六章 保育者的智慧和身体的惰性——保育者的第十一、十二年
一、 归来的游戏... 158
二、 训练... 160
三、 早晨... 163
四、 原点... 165
五、 保育的智慧——通过深入地接触... 166
六、 保育既是身体的行为,也是智慧的行为... 170
七、 阻止身体惰性的力量... 173
八、 融合教育... 176
九、 保育的根本在这里... 179
十、 负担... 181
十一、 和孩子外出... 183
十二、 孩子梦想着的小小幸福... 188
第七章 保育者的视野
一、 深层次的视野... 194
二、 历史的视野——我生活的20世纪... 201
三、 教育实践者的视野... 213
四、 残障的视野... 218
第八章 相遇•交往——表现和理解;形成“现在”,观察思考
跋... 23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对教育工作的积极的体验和态度,让人向往又羡慕。是怎样的待遇和宽容,才能让一个教师毫无顾忌,只为孩子考虑。为什么中国的教师现状却是,不得不考虑园长的要求,家长的顾忌,孩子安全,好像所有的东西一起压上来,都忘了自己原来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要为了孩子的成长。 从全书都能看出作者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保育者的幸福,作者和孩子之间纯真的情感,孩子对作者的依赖和信任,让人羡慕。当每个幼儿工作者都能向作者一样,愿意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时刻为孩子着想,那幼儿一定能更好地成长。

评分

我好想打十颗星。。。关心孩子、关心自己、关心人的成长的读者来看吧,你不会后悔的。

评分

我好想打十颗星。。。关心孩子、关心自己、关心人的成长的读者来看吧,你不会后悔的。

评分

作者对教育工作的积极的体验和态度,让人向往又羡慕。是怎样的待遇和宽容,才能让一个教师毫无顾忌,只为孩子考虑。为什么中国的教师现状却是,不得不考虑园长的要求,家长的顾忌,孩子安全,好像所有的东西一起压上来,都忘了自己原来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要为了孩子的成长。 从全书都能看出作者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保育者的幸福,作者和孩子之间纯真的情感,孩子对作者的依赖和信任,让人羡慕。当每个幼儿工作者都能向作者一样,愿意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时刻为孩子着想,那幼儿一定能更好地成长。

评分

作者对教育工作的积极的体验和态度,让人向往又羡慕。是怎样的待遇和宽容,才能让一个教师毫无顾忌,只为孩子考虑。为什么中国的教师现状却是,不得不考虑园长的要求,家长的顾忌,孩子安全,好像所有的东西一起压上来,都忘了自己原来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是要为了孩子的成长。 从全书都能看出作者对幼儿教育的热爱以及作为一名保育者的幸福,作者和孩子之间纯真的情感,孩子对作者的依赖和信任,让人羡慕。当每个幼儿工作者都能向作者一样,愿意去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意义,时刻为孩子着想,那幼儿一定能更好地成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