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0年代的巴黎,一群印刷业学徒发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屠猫仪式,他们折磨然后杀死所有他们能够找到的猫,包括他们师母的宠物猫。18世纪法国人的文化有珍奇的一面,也有寻常的一面,作者藉以邀请读者思索这一类的问题:为什么巴黎的一群工匠觉得对猫的大屠杀那么有趣?玩笑如何在旧制度的工人间发酵?同时,作者还选取了其他五个法国历史场景,分别基于几个单独的史料,从而揭露一个文化的万花筒视野,既熟悉又奇妙。
本书希望能够在历史学中引入人类学视角,但又警惕地不愿让人类学取而代之。在人类学的意义逐渐彰显的今天再来回望,达恩顿对方法论的尝试足以使他成为新文化史的开拓者之一。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 欧洲文化史专家 ,1939年出生于纽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著名欧洲文化史专家。他和他的著作曾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包括美国的麦克阿瑟奖奖金、美国的国家图书评论奖;以及法国的美第奇奖提名。本书为他赢得1979年美国历史学会的Leo Gershoy奖。
阅读达恩顿《屠猫记-法国文化史钩沉》,遇到了一个我在阅读思想史的时候遇到的相同问题:如何通过留存至今的过去时代的旧物,构想出过去存在过的思想,物质与思想之间究竟通过什么样的的道路,才能有所联系,构建出相对意义上存在的,哪怕是部分的不完整的但却是正确的思想史...
评分读书报告留档。 只记得课上面中文系的人讲自己的读书报告都一涌而上,围绕着第一章的民间故事里的叙事和结构主义发言。当然是屠猫印刷工人这章节最重要。BUT,我写报告的时候只看了最后五六章节,因为有关哲学的看起来最轻松。还好课上也问了关于第五章的问题。 1、第五章《百...
评分這是本美國人寫的法國文化史,截取的時間斷面是十八世紀的法國。這個時間點的選擇是很討巧的,它正是社會劇変之前,而通常社會變革總發生在文化自發變化累積到一定程度時,于是在這個時間切入點中我們可以看到變革的前兆,亦即是後來的法國大革命的預徵。 當然羅伯特·逹恩...
评分《屠猫记》是本很有趣的书。作者罗伯特•达恩顿虽然身系名牌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历史系教授),做学问却丝毫没有学院派的迂气。人们可在他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找到新奇;还可在他俏皮式的幽默中,领略智慧。所以,此书对学究气的读者是个打击,它无疑破坏了他们一本正经的学术...
评分1730年代末期的巴黎圣塞佛伦街,一群印刷业学徒热情洋溢地审判并杀死了他们所能看见的全部猫,包括老板娘的心头宠物,在狂欢的气氛中他们当着老板的面将猫的尸体吊在工场,并在接下来几天里不断模仿当时的情境。他们大笑大闹,又敲又打,还学羊一般咩咩叫,把这当成难得的娱乐...
#2015012
评分读它是因为很多讲阅读史的论文都提到它。书名起得有趣。感觉译者很尽心。第二章屠猫的文化史,有趣。猫暗示巫术、性等等,英语中pussy被当作不雅的措辞。
评分过于啰嗦。作为欧洲历史上唯一真正实现中央集权的超级帝国,法国庶民总能找到转嫁阶级仇恨的对象,三年小闹五年大闹,真战斗民族,
评分很有趣味!
评分总体而言,好看。尤其喜欢翻译,上一次有这种感觉,是读吕叔湘先生译《文明与野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