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學的門徑與取法

治學的門徑與取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桑兵
出品人:
頁數:332
译者:2014年5月第1版
出版時間:2014-5
價格:6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59417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桑兵
  • 學術史
  • 方法論
  • 近代史
  • 中國近代史
  • 曆史
  • 史料學
  • 史學方法
  • 治學方法
  • 學術道路
  • 讀書指南
  • 學習路徑
  • 知識獲取
  • 思維訓練
  • 研究入門
  • 學術規範
  • 思維邏輯
  • 獨立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著重探討晚清民國研究史料與史學的相關性,力求找到行之有效的取徑和方法,以解決由於史料繁多帶來的近現代史研究難以兼顧專深與博通、以及中西學乾坤顛倒所引發的格義附會等諸多睏擾。主要內容包括三個層麵:其一,有關晚清民國研究的史料與史學的通論及專論;其二,關於各種類型史料的認識及其應用的分說;其三,關於各個專門研究領域、方麵的史料、理念與做法的探討。

著者簡介

桑兵

河北威縣人,生於廣西桂林,曆史學博士,現任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曆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主要關注晚清民國的政治、社會與文化,近代中日關係(以民間團體和學者為中心)等領域,尤其以近代中國的知識與製度轉型為重點。

圖書目錄

緒 論/1
一 兩種史法/2
二 學界江湖/7
三 係統與附會/12
四 為己與自律/19
第一章 近代中國研究的現狀與趨嚮/23
一 現狀與問題/23
二 胸有成竹與盲人摸象/31
第二章 晚近史料的邊際與史學/39
一 史料的類型與規模/40
二 史料繁多對史學的影響/45
三 史料的編輯齣版與史學的擴展/50
第三章 治史的貫通與滯礙/58
一 治史不宜歸納,而要貫通/59
二 分科教學與治學的局限/64
三 放眼讀書與執簡馭繁/68
四 學術交流與評價的誤區陷阱/73
第四章 各類史料的解讀與運用/79
一 日記內外的曆史/79
二 函電解讀與曆史研究/95
三 曆史檔案的屬性及應用/103
四 報刊的史料價值/113
第五章 近代中國研究/123
一 用通史的眼光研治近代史/123
二 擴張辛亥革命史的史料與史學/127
三 超越發現時代的民國史研究/144
第六章 比較研究/150
一 近代中外思想的互動與比較/150
二 華洋變形的不同世界/162
三 中西文化關係的隱與顯/166
四 近代中國國字號事物的命運/179
第七章 學術的曆史/184
一 近代學術的清學糾結/184
二 分科的學史與分科的曆史/191
三 學術理路/201
四 學術批評/206
五 地域學術因緣/214
第八章 人物研究/219
一 人物研究的取法/219
二 材料與本事/230
第九章 教育史研究的觀念與取材/238
一 古今中外的“教”“育”/238
二 大學與近代中國/244
三 教育期刊與教育統計/248
第十章 女性研究/257
一 因緣與基礎/257
二 女性研究與近代中國/260
三 近代中國女性研究的觀念與實事/270
第十一章 “民族”與“邊疆”問題/285
一 中國民族、邊疆問題的觀念與實事/285
二 漢族與少數民族/288
三 邊疆與民族/290
四 中華民族是一個/292
五 外來理論概念的再調適/294
第十二章 本意與演化/298
一 理解本意尋繹演化/298
二 問題與主義/302
三 解釋一詞即是作一部文化史/308
四 法製史研究的比較與比附/314
徵引文獻/320
人名索引/328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这本书是这个月一本学术专著。桑兵与罗志田茅海建,用一句戏称的话说“北茅南桑西南罗”。这本书毕竟是学术专著,所得到的也是最大的,是要一字一句去读的。别的不多说,我就只说在看绪论的时候,所想到的一些。历来讲治学方法有两种一是读书治学有成,述其心得,所言不是空谈...

評分

该书名为治学的门径与取法,副标题为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其中吸引我的是副标题中的史料与史学。众所周知的,晚清民国史以史料多而著称,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缕清脉络,找到一丝线索是研究的入门之阶。是故,购入此书,细细研读,望得其一二。 当年任公言维新之要在...  

評分

最近两周算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时期,由于主客观之因素,读完此书耗时近两周,简练揣摩之后,说几点个人看法: 此书主要观点如下: 1、反对在阅读史料方面过于清晰分界,不能因分门别类的专题研究而割裂了历史的整体,强调分科教学与治学的局限。 2、主张历史研究的长编考异之法,...  

評分

我们这个时代,且不说每年出版书籍如何如何,只说研讨读书治学法的指导书,业已汗牛充栋了。自朱子那时起,因了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典册中遵循正道趋附高明,就已经很成问题了,何况是网络化的今天,何况是要“竭泽而渔”地占有史料的历史研究者!所以这样的...  

用戶評價

评分

文筆還是一如既往地爛,資料占據不少卻不辨菽麥,既不挑也不揀,吐槽其他人忘瞭自己屁股也沾著屎——《走進共和》寫得什麼東西!

评分

緒論和前三章極好,後麵偶有亮點。不知道作者為什麼看不上“歸納法”,然而事實是歸納法永遠不能被放棄,因為演繹法的獨斷會有更多的問題。也許是立意高遠的緣故,對於初學者的幫助不會很大,宜與《國學治學方法》(杜鬆柏)《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榮新江)《治學方法與論文寫作》(徐有富)《曆史學傢的修養和技藝》(李劍鳴)互相參照。

评分

看書學成語,什麼皮裏陽鞦啦、看硃成碧啦、俱捨宗治俱捨學啦,都是在這裏學到的。

评分

1 要在把握整體的前提下,再研究具體的領域和專題,怎樣纔能把握整體就是放眼讀書,多讀基本書。2 治史應該采用長編考異之法來貫通研究,而不應該采用“科學”的歸納總結因為各史事之間差異極大,不存在普遍性。3 不要過多采用域外中國學的研究範式和觀念架構,因為海外漢學傢水平太低且夷夏大妨,中西不兩立。4 學界庸纔太多,急需專精培養幾個史學天纔來拯救。 5 放眼讀書,多讀基本書,但不說基本書是啥。 6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因為我覺得的都是陳寅恪、傅斯年和錢穆覺得的,所以我是對的。7 雖然我搞的是學術史和政治史,但我覺得新社會史、新文化史和後現代理論都是垃圾。

评分

思想較為陳舊,見識一般。提到的一些文章我沒看過,算是有些收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