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源學實習及清代史學考證法

史源學實習及清代史學考證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陳垣
出品人:
頁數:174
译者:
出版時間:2014-7-1
價格:CNY 3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9521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垣
  • 史源學
  • 文獻學
  • 曆史
  • 史學
  • 學術
  • 陳垣
  • 史源學實習及清代史學考證法
  • 史源學
  • 實習
  • 清代史學
  • 考證法
  • 曆史研究
  • 史料分析
  • 學術方法
  • 清代曆史
  • 史學方法
  • 考證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考尋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實誑汝。本書收錄瞭陳垣先生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在輔仁大學講授“史源學實習”、“清代史學考證法”課的教學日記和劄記,以及李瑚先生的聽講筆記。取清儒史學考證之書,注重實習,因其所考證者而考證之,觀其如何發生問題,如何搜集證據,如何判斷結果,由此使後學者得正確的讀史之法、引書之法、考證之法、論斷之法。當時這兩門課都以《日知錄》為教材,內容可與陳垣《日知錄校注》一書相互印證,互相補充。

著者簡介

陳垣(1880—1971),字援庵,又字圓庵,廣東江門新會人。著名曆史學傢、宗教史學傢、教育傢。先後在北大、輔仁、燕大、北師大等校任教數,曾任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長。主要著作有《元西域人華化考》《二十史朔閏錶》《史諱舉例》《校勘學釋例》《通鑒鬍注錶微》等,另培養瞭大批傑齣的史學人纔。

陳智超,1934年齣生,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曆史係,1965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並留所工作,曆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曆史文獻學專業博士生導師,直至退休。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主要研究方嚮為宋至明代曆史、曆史文獻學等。齣版論著7種,閤著閤編論著8種,整理陳垣先生論著9種,發錶學術論文130餘篇,代錶作有《解開〈宋會要〉之謎》等。

圖書目錄

史源學實習課程說明
史源學實習和清代史學考證法教學日記及劄記
(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
李瑚聽講筆記
(1947年9月至1949年6月)
陳垣在教學過程中寫的三篇範文
圖 版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第58頁,“仁人君子”中仁人是否與君子同意,並無二人互助之意? 第101頁,裴鴻臚為裴松之,誤,松之未作鴻臚,其孫子野做鴻臚,裴鴻臚為裴子野。 第107頁,《晉書斠注》著者為吳士鑑、劉承幹。 此書中前半部分,陳氏幾無言及現實政治,而第126、127、131、132、135頁,言及現...

評分

16页 崔銑之语不可考。 栾保群:见《士翼》卷一。 26页 人才。按:原书作人材。 30页 注引自《六代论》,见《文选》十三。按:应为五二。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41页 此段又引李杲语,李字东垣,《元史》二零三《方技传》有传。按:东垣是号,字明之。 47页 《隋书·食货志》...  

評分

第58頁,“仁人君子”中仁人是否與君子同意,並無二人互助之意? 第101頁,裴鴻臚為裴松之,誤,松之未作鴻臚,其孫子野做鴻臚,裴鴻臚為裴子野。 第107頁,《晉書斠注》著者為吳士鑑、劉承幹。 此書中前半部分,陳氏幾無言及現實政治,而第126、127、131、132、135頁,言及現...

評分

第58頁,“仁人君子”中仁人是否與君子同意,並無二人互助之意? 第101頁,裴鴻臚為裴松之,誤,松之未作鴻臚,其孫子野做鴻臚,裴鴻臚為裴子野。 第107頁,《晉書斠注》著者為吳士鑑、劉承幹。 此書中前半部分,陳氏幾無言及現實政治,而第126、127、131、132、135頁,言及現...

評分

第58頁,“仁人君子”中仁人是否與君子同意,並無二人互助之意? 第101頁,裴鴻臚為裴松之,誤,松之未作鴻臚,其孫子野做鴻臚,裴鴻臚為裴子野。 第107頁,《晉書斠注》著者為吳士鑑、劉承幹。 此書中前半部分,陳氏幾無言及現實政治,而第126、127、131、132、135頁,言及現...

用戶評價

评分

默默索隱齣一些八卦,比如跟張繼爭買康熙年日知錄抄本沒爭到,張繼買去給瞭黃季剛做研究,陳垣心裏很不爽。。。

评分

“因人所讀之書而讀之,知其引書之法、考證之學、論斷之法”。

评分

主要是陳垣學生的聽課筆記,真正有價值的內容很少,不過裏麵也有些有趣的記錄,但都是寥寥數語,讀來並不盡興。

评分

可以。

评分

事實上,“愚按”後的話,被誤認為亭林語,在當代頗普遍。這個錯誤的源頭究竟在哪裏,我未能詳考,隻能說侯外廬的《中國思想通史》是此誤的來源之一。1947年,侯外廬的《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齣版,書中評價顧亭林思想,就說“他把明儒的心學,根本否定,而謂心不待傳,所以得理而驗於事物者”(生活書店1947年5月第一版,上冊173頁),書中所引“心學”條第一段,從標點看,也是把“愚按”後的話都當成亭林語瞭。1956年,侯外廬的《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經修訂,更名為《中國早期啓濛思想史》,由人民齣版社齣版。但書中關於《日知錄》“心學”的部分並未改動,延續瞭之前的錯誤。再後來,《中國早期啓濛思想史》作為《中國思想通史》第五捲再版,仍用原紙型,此誤自然依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