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国

海洋帝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作者:[英] 罗杰·克劳利
出品人:
页数:450
译者:陆大鹏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5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44208
丛书系列: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图书标签:
  • 历史
  • 地中海史诗三部曲
  • 地中海
  • 欧洲历史
  • 罗杰·克劳利
  • 文明冲突
  • 奥斯曼
  • 世界历史
  • 海洋帝国
  • 历史
  • 帝国
  • 海洋
  • 探索
  • 航海
  • 文明
  • 地理
  • 贸易
  • 权力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海洋帝国

从马耳他到勒班陀,夺取世界的中心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图书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

在整个欧洲史中,没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世界争夺地中海的较量更令人热血沸腾……本书是讲述这个故事的翘楚之作。

——《华尔街日报》

克劳利的洞见极其精妙,描写波澜起伏。很少有一本书能如此鞭策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历史的评判。克劳利的《海洋帝国》是关于一个被人低估、常被忽视的主题的诚实记载,是一本罕见的奇书。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大手笔!准确捕捉了争夺世界中心的激烈斗争的宗教狂热、残暴和大浩劫。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海洋帝国》确立了克劳利地中海历史大师的地位……他渊博而引人入胜地描绘了奥斯曼海盗和十字军航海家,他对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们对海潮的精通一样。

——《文学评论》

1521年,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派遣一支军队远征罗得岛。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这将是互相竞争的帝国和信仰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权所进行的史诗级别的斗争的第一枪。《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作者简介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目录信息

目录
插图一览表
序言:托勒密的地图
第一部 凯撒们:海上角逐,1521—1558年
1. 苏丹驾到
2. 求援
3. 邪恶之王
4. 远征突尼斯
5. 多里亚与巴巴罗萨
6. 土耳其的海
第二部 震中:马耳他战役,1560—1565年
7. 毒蛇的巢穴
8. 入侵舰队
9. 死亡的岗位
10. 欧洲的三角堡
11. 最后的求援者
12. 血债血还
13. 堑壕战
14. “马耳他不存在”
第三部 大决战:冲向勒班陀,1566—1580年
15. 教皇的梦想
16. 盘子上的头颅
17. 法马古斯塔
18. 基督的将军
19. 着魔的毒蛇
20. “决一死战!”
21. 火海
22. 其他的海洋
尾声: 遗迹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奥斯曼帝国的霸业可以说从1453攻陷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始,经历了占领罗得岛、试图占领马耳他的苏莱曼达到巅峰,再到攻陷塞浦路斯、但开始内部出现分歧最终丢了勒班陀一役的塞利姆二世是为衰落伊始。而基督教世界则是在弥赛亚般大主教庇护五世的终生努力、和谨小慎微的菲...  

评分

在地中海趋于平静的今日,已经看不到昔日的征战与杀伐,幸而有印刷术的发明,关于十六世纪地中海的各种战役的细节都得以保留。那些史诗般的传奇故事都曾穿透纸面,在地中海上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真实悲喜。 本书讲述的是1521年至1580年这六十年间,发生在地中海上的主要战...  

评分

罗杰克劳利的作品,地中海三部曲最大特点是故事性强,本书把十六世纪西班牙为首的基督教国家与奥斯曼的地中海争霸史完整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各方人物,或各怀鬼胎,或身不由己,奥斯曼权臣之间的斗法,基督教诸国之间的博弈,战争中将领的嗜血残暴,都刻画的十分生动。 之前对君...  

评分

评分

时间上延续了第一部之后的16世纪,地点从陆地转向了海洋,主角依旧是世界两大霸主——奥斯曼帝国和基督教世界。也许海战的史料难以像陆战细致,因此整个故事的时间跨度更长,细节部分比起第一部也略有欠缺,不过读起来依然很过瘾。 奥斯曼帝国在海战方面可能真的略逊一筹,在...  

用户评价

评分

一部比一部好看。我的意思是,第一部比第二部难看,第二部比第三部难看。本月无论如何弄不掉第三部了,所以留待下月讨论。前两部尤其第一部的问题是学术性不够强,讲得比较泛(大概立足于面向大众所以故意写得偏于通俗吧)。作者在谈到奥斯曼帝国混合身份或其优越性时,只是像排比一样举例说“突厥的部落生活方式,逊尼派伊斯兰教,波斯的宫廷制度,拜占庭的行政管理、赋税制度和礼仪……”而没有深入,即使对帝国有深刻影响的奴隶制度,也一笔带过(福山在其《政治秩序的起源》中倒有详细阐述)。其实这些东西是很重要的。另外,作者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冲突”方面的姿态也值得注意:行文中不乏某人某集团“借着”某教的名义、“打着”某教的旗号怎样怎样。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宗教或文明冲突呢?还是个人或集体或地缘政治的利益冲突?我个人倾向于后

评分

觉得克劳利去写历史同人一定是独笔擎圈级别的大拿………

评分

合上这本书的时候深深叹了口气。作者说像彗星一般耀眼划过的堂胡安对自己命运的感叹可以当做“这个血腥暴力的世纪里所有开拓帝国霸业的梦想家们的墓志铭”——“我的时间花在建造空中楼阁上。但最后,所有楼阁,和我自己都随风消散。”从查理五世和苏莱曼大帝到菲利普二世和塞利姆二世,宗教和面子,背后的众多驱动力,从一开始的互相试探虚假战争,到后来双方你来我往的征服与报复,血腥和暴力在整个地中海上漂浮,这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小角落啊但却被当做整个世界来对待。马耳他战役看得揪心,勒班陀之战让我紧张得心脏突突跳,但它却似乎是场无足轻重的战役。作者能把各方史料汇集在一起编制成故事,可信又不枯燥,宏观的(中央集权、君权神授)与细节的(猖獗的海盗、疯狂的奴隶贸易、让人筋疲力尽的变节频率、偶尔闪现的人性光辉)都没从书里逃脱。

评分

这本比较流水账,像P414那样的精彩论述不多:罗得岛战役——海雷丁.巴巴罗萨,桨帆船与奴隶——马耳他攻防战——勒班陀战役(归根结底还是威尼斯的新式武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双方主帅都有赌性)。从希腊对决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到神圣同盟对抗奥斯曼帝国,东西方的两次决定性碰撞都以西方世界的胜利告终,这是否说明多系统竞合比单系统运行更具有优越性呢,就像P355堂加西亚建议堂胡安切勿将所有舰船组成一个编队那样(不太贴切的例子)。

评分

在绿教席卷全球的今天,读这样一本书,很多感慨。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过程,眼看就要在今天的欧洲再次上演。难道说,历史给人唯一的教训,真的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的教训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