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国
从马耳他到勒班陀,夺取世界的中心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图书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
在整个欧洲史中,没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世界争夺地中海的较量更令人热血沸腾……本书是讲述这个故事的翘楚之作。
——《华尔街日报》
克劳利的洞见极其精妙,描写波澜起伏。很少有一本书能如此鞭策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历史的评判。克劳利的《海洋帝国》是关于一个被人低估、常被忽视的主题的诚实记载,是一本罕见的奇书。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大手笔!准确捕捉了争夺世界中心的激烈斗争的宗教狂热、残暴和大浩劫。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海洋帝国》确立了克劳利地中海历史大师的地位……他渊博而引人入胜地描绘了奥斯曼海盗和十字军航海家,他对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们对海潮的精通一样。
——《文学评论》
1521年,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派遣一支军队远征罗得岛。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这将是互相竞争的帝国和信仰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权所进行的史诗级别的斗争的第一枪。《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奥斯曼帝国的霸业可以说从1453攻陷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始,经历了占领罗得岛、试图占领马耳他的苏莱曼达到巅峰,再到攻陷塞浦路斯、但开始内部出现分歧最终丢了勒班陀一役的塞利姆二世是为衰落伊始。而基督教世界则是在弥赛亚般大主教庇护五世的终生努力、和谨小慎微的菲...
评分中文版序 《海洋帝国》《1453》和《财富之城》这三本书互相关联,组成了一个松散的三部曲,叙述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读者可以从其中任意一本书读起。这三本书涵盖的时间段达四个世纪之久,从公元1200年到1600年,这是不同文明和互相竞争的各大帝国之间为了领土、宗教信...
评分海上的战争正如对弈一般,瞬息万变,不知一下秒会什么,战果又会是什么。 《海洋帝国》地中海三部曲的第二部,延续第一部的风格特色。如果说《1453》是陆地战,那么第二部就是海上战争;如果《1453》是伊斯兰世界宣告到来,那么第二部就是它的扩张;如果《1453》里穆罕默德二...
评分 评分在地中海趋于平静的今日,已经看不到昔日的征战与杀伐,幸而有印刷术的发明,关于十六世纪地中海的各种战役的细节都得以保留。那些史诗般的传奇故事都曾穿透纸面,在地中海上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一幕幕真实悲喜。 本书讲述的是1521年至1580年这六十年间,发生在地中海上的主要战...
中世纪的荣耀和残酷一去不返,新世界的白银淹没了属于基督和真主的时代。
评分这本比较流水账,像P414那样的精彩论述不多:罗得岛战役——海雷丁.巴巴罗萨,桨帆船与奴隶——马耳他攻防战——勒班陀战役(归根结底还是威尼斯的新式武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双方主帅都有赌性)。从希腊对决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到神圣同盟对抗奥斯曼帝国,东西方的两次决定性碰撞都以西方世界的胜利告终,这是否说明多系统竞合比单系统运行更具有优越性呢,就像P355堂加西亚建议堂胡安切勿将所有舰船组成一个编队那样(不太贴切的例子)。
评分作者在叙事时其实选取了偏向基督教欧洲的立场,旧世界的霸业争夺,梦想家的空中楼阁,大帝国的辉煌残像,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读者的感情与共鸣。在信息的取舍方面是否客观全面先不论,战争描写很有层次感与画面感,背后各方势力的博弈也清晰明了,字里行间还有对小人物和棋子们的同情,可读性依然很强。
评分老师出品,必属精品
评分特派记者罗杰·克劳利从战争现场发回的精彩报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