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帝国
从马耳他到勒班陀,夺取世界的中心
《纽约时报》最佳畅销图书 《经济学人》年度最佳图书
在整个欧洲史中,没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个世界争夺地中海的较量更令人热血沸腾……本书是讲述这个故事的翘楚之作。
——《华尔街日报》
克劳利的洞见极其精妙,描写波澜起伏。很少有一本书能如此鞭策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对历史的评判。克劳利的《海洋帝国》是关于一个被人低估、常被忽视的主题的诚实记载,是一本罕见的奇书。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大手笔!准确捕捉了争夺世界中心的激烈斗争的宗教狂热、残暴和大浩劫。
——《科克斯书评》(星级评论)
《海洋帝国》确立了克劳利地中海历史大师的地位……他渊博而引人入胜地描绘了奥斯曼海盗和十字军航海家,他对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们对海潮的精通一样。
——《文学评论》
1521年,苏莱曼大帝,奥斯曼帝国统治者,派遣一支军队远征罗得岛。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这将是互相竞争的帝国和信仰之间,为争夺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权所进行的史诗级别的斗争的第一枪。《海洋帝国》绘声绘色地描摹了基督教世界和伊斯兰教世界争夺欧洲灵魂的长达数十年的残酷战争,这个快节奏的故事越来越激烈,范围从伊斯坦布尔一直到直布罗陀海峡。在这个奴隶制、桨帆船战争、绝望与勇气和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故事里,克劳利令人信服地勾勒出一系列为了权势和生存而战斗的海盗、十字军武士和宗教战士。《海洋帝国》是一个色彩纷呈、惊心动魄的故事,为当代的文明冲突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背景。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了地中海世界,这使他拥有对地中海的渊博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著有“地中海史诗三部曲”《1453》《海洋帝国》和《财富之城》。
这本书的装帧蛮漂亮,读起来更是通体舒畅——以至于让我「写一本(虚构)历史小说」的欲望空前膨胀。 Roger Crowley 用一种引人入胜的笔法,将零散的史料拼凑在一起,编制成一部关于皇图、神权、霸业、野心的宏大画卷——纵横六十年(1521-1589)间的历史,两个宗教的纷争,三...
评分 评分和1453同为地中海三部曲,不同的事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中世纪基督教和穆斯林两大宗教国家在地中海这片海域之间的你挣我夺,主要讲述了奥斯曼帝国和医院骑士团与哈布斯堡王超之间的三场战役:罗德岛战役,马耳他大围攻以及勒班陀海战。尤其是后面两张战役,作者详细的描述,几乎全...
评分奥斯曼帝国的霸业可以说从1453攻陷君士坦丁堡的穆罕默德二世始,经历了占领罗得岛、试图占领马耳他的苏莱曼达到巅峰,再到攻陷塞浦路斯、但开始内部出现分歧最终丢了勒班陀一役的塞利姆二世是为衰落伊始。而基督教世界则是在弥赛亚般大主教庇护五世的终生努力、和谨小慎微的菲...
评分又读完一本《海洋帝国》,至此地中海三部曲终于读完。以前对地中海的了解,只是限于它是众多文明包围的内湖,环绕它的是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文明。现在,得以从海洋视角来审视周围文明的发展。 威尼斯、哈布斯堡王朝、教廷、奥斯曼,以及沿岸的众多城邦,是地中海上冲突的主角,围...
克劳利的屁股还是偏向奥斯曼一边 不断寻找天主教黑点但也是徒劳
评分老师出品,必属精品
评分克勞利是戰役描繪的奇才無疑
评分克劳利的屁股还是偏向奥斯曼一边 不断寻找天主教黑点但也是徒劳
评分这本比较流水账,像P414那样的精彩论述不多:罗得岛战役——海雷丁.巴巴罗萨,桨帆船与奴隶——马耳他攻防战——勒班陀战役(归根结底还是威尼斯的新式武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双方主帅都有赌性)。从希腊对决波斯的萨拉米斯海战到神圣同盟对抗奥斯曼帝国,东西方的两次决定性碰撞都以西方世界的胜利告终,这是否说明多系统竞合比单系统运行更具有优越性呢,就像P355堂加西亚建议堂胡安切勿将所有舰船组成一个编队那样(不太贴切的例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