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晚年一部頗為重要的長篇小說。小說以一個涉世未深、深受羅特希爾德思想影響的少年阿爾卡其·多爾戈魯基的成長經曆為主綫,描繪瞭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19世紀70年代俄國的拜金主義對當時青年一代靈魂的腐蝕。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與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齊名,是俄國文學的卓越代錶,他走的是一條極為艱辛、復雜的生活與創作道路,是俄國文學史上最復雜、最矛盾的,作傢之一。他的創作獨具特色,在群星燦爛的19世紀俄國文壇上獨樹一幟,占有著十分特殊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死屋手記》、《罪與罰》、《白癡》、《群魔》、《卡拉馬佐夫兄弟》等。
之前依次读过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以及《地下室手记》,深受折服。之所以很想读这一本,实在是被书名吸引,因为我也正是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一样,怀着自己的少年心气和信念,想要实践自己的“思想”,接受试炼和考验。 值得注意...
評分 評分之前依次读过陀氏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以及《地下室手记》,深受折服。之所以很想读这一本,实在是被书名吸引,因为我也正是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阿廖沙一样,怀着自己的少年心气和信念,想要实践自己的“思想”,接受试炼和考验。 值得注意...
評分 評分终于撸完了,这书写的太墨迹了,以至于阅读过程是忍受. 共三部,第三部的开头莫名其妙.新主要角色的加入,剧情设置极其不合理.整个故事臃肿到让人怀疑是在骗稿费.没有<卡氏兄弟>的厚重,没有<罪与罚>的入木三分的心理分析,没有<被侮与损>中的感动,甚至看不到陀氏所标榜的精髓的"苦难...
因為一代人是由少年組成的……
评分有點冗長
评分一個有“思想"少年,在自卑、尊嚴與追求”端莊儀錶“中,交織著瘋狂愛戀,所度過的心靈混亂;該劄記,成為未來藝術傢探索美/秩序形式時用以描繪無秩序的景象,推測當時混亂時代某少年內心潛藏的東西,一時代由少年/“大學生”組成
评分感覺像陀爺其他小說裏的人物化妝登場開party!對狂熱癡癲有種平寜簡淨的超然化解,以緻於不如其他幾部激烈,卻依然有深度,有力量。
评分2019140#11月2打#3.5,寫於晚年的這部《少年》基本上集閤瞭陀翁一生最為重要的創作母題:獸性與神性如何共存一體、人如何被人性的弱點所控製、宗教與苦難救贖是否可能、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們如何被生活碾壓,以及如何通過這些主題呈現一個人內心的全部深度。甚是疲倦的閱讀過程,比《群魔》更蕪雜無序、更沒有章法,陀翁捨棄瞭全知的上帝視角,轉嚮限製的、個人獨白般的第一人稱視角,雖恰好契閤瞭懵懂少年多爾戈魯基的彷徨、迷惘與搖擺,但“一葉障目式”的寫法卻人為設置瞭障礙,大大妨礙瞭人物塑造、情節推進與可能挖掘的深度,進退失據。對金錢頂禮膜拜、追逐權力與孤獨的少年,正映射瞭天下熙攘、皆為利往的眾生相,但無論是迷途少年,還是雙重性格的維爾西洛夫,抑或聖潔信徒馬卡爾·多爾戈魯基,都太浮於錶麵瞭,蒼白而無血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