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对2008年发生在西藏、四川、青海等藏区的暴力骚乱及随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深思之作。汪晖对西藏问题的关注是延续着他对“中国”及其“现代”问题的一再追索,其核心关切与《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和《去政治化的政治》是一脉相承的。
汪晖,1959年10月生,江苏扬州人。曾就学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8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1991)、《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1994)、《死火重温》(2000)、《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2004)、《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别求新声——汪晖访谈录》(2008)等。
民族区域自治不同于统一的行省制。制度上突出了民族区域与其他区域在族群、文化、宗教、语言、习俗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差异;政治上不同于民族自决论和民族国家内的联邦论,没有否定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内涵上不同于族裔民主主义的政治原则,因为自治体并非完全建立在族裔范畴之上...
评分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中,"民族主义"似乎正在成为一个负面的词汇,用来表达一种虽来自民间却基于国家立场的情绪化态度,它可能是扩张性的(在种种有关中国"和平崛起"的叙事中),也可能是防卫性的(在对一系列国际关系事件的反应中:从1998年的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到2008年的拉...
评分推荐是因为对西藏感兴趣的学者必须读这本书,没有其他含义。作者认为西藏问题是后现代的西方出于自身精神焦虑而产生的东方“香格里拉”想象,“是西方现代社会的危机造就了西藏大师在西方的命运”,这完全忽视、回避了西藏这几十年政治体制和民族冲突二者如陀螺般恶性循环导致...
评分【西方西藏学】 早期传教士去西藏的目的是寻找失落的基督徒,他们认为西藏人就是 12 世纪传说中的、曾经战胜了异教徒、波斯人和米迪亚人的翰王的后裔。 在赫尔德看来,佛教起源于温暖的南方,在暹罗、印度等地方也显示出慈悲、厌战、隐忍、柔和与滞怠的特征,但藏传佛教却由...
评分前几天,总算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完了。对于作者在开篇里介绍的西方的东方主义及西藏政治地位,因为本人知识面太窄,我没有什么太多认识。现代社会所面对西藏问题,更多的是全球经济及世俗力量对西藏本来相对封闭的宗教社会的冲击,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被某些政治...
重读
评分观点并无新意,别人在不同场合也都表达过,他只不过把它们整合起来,再加一点自己体验的资料、***过去制度伟光正的背景和政治哲学理论。
评分典型的学术界傻逼玩意,天天坐着冥想和玩弄垃圾话语游戏,不如老老实实看维基百科去
评分同名论文很精彩,前半部分尤其精彩,对西藏问题梳理鞭挞入里,后几节强调“多元一统”,不随意评判汪晖教授的观点。有机会想读香港出的《亚洲视野》。
评分首尾两篇不错,中间一篇有点晦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