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外二篇)(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

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外二篇)(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汪暉
出品人:
頁數:301
译者:
出版時間:2014-8
價格:CNY 3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0366
叢書系列: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精裝新版)
圖書標籤:
  • 西藏
  • 政治學
  • 汪暉
  • 文化研究
  • 民族問題
  • 社會學
  • 政治
  • 民族區域自治
  • 西藏問題
  • 中國文化
  • 中外交流
  • 民族議題
  • 地域研究
  • 文化對話
  • 國際視野
  • 學術論著
  • 跨文化
  • 中國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作者對2008年發生在西藏、四川、青海等藏區的暴力騷亂及隨後的一係列連鎖反應的深思之作。汪暉對西藏問題的關注是延續著他對“中國”及其“現代”問題的一再追索,其核心關切與《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和《去政治化的政治》是一脈相承的。

著者簡介

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與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呐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去政治化的政治》(2008)、《彆求新聲——汪暉訪談錄》(2008)等。

圖書目錄

序(石碩)
上篇 東西之間的“西藏問題”
引言
一 兩種東方主義的幻影
1.基督徒的另一個故鄉
2.赫爾德、康德、黑格爾的西藏觀
3.神智論與西藏形象
4.種族主義及納粹意識形態中的西藏
5.60年代的苦悶與西方大眾文化中的喇嘛形象
二 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的變奏
1.宗主權的概念與國際關係中的“承認的政治”
2.民族一國傢視野中的中國觀與西藏觀
3.規則的較量:殖民擴張、中國革命與“西藏問題”的發生
三 民族區域自治與“多元一體”的未完成性
1.中國民族主義的三種形態
2.民族區域自治及其基本原則
3.“多元一體”與民族區域及其混雜性
四 “後革命”、發展與去政治化
1.如何解讀民族政策的危機?
2.民眾的觀點、民族的觀點與兩種身份政治
五 宗教社會、市場擴張與社會流動
1.世俗化過程中的宗教擴張
2.市場化、全球化與語言危機
3.日常生活方式的巨變
4.社會流動、移民權利與民族區域的社會危機
六:承認的政治”、與多民族社會的平等問題
七 抗議運動是一種尊嚴政治
中篇 跨體係社會與區域作為方法
引言
一 兩種區域主義敘述
二 地方的非地方性:穩定與流動的辯證
三 區域的中心一邊緣及其相對化
四 兩種或多種新勢力
五 時空結構的差異性
六 橫嚮時間與政治文化的非人格化
下篇 琉球與區域秩序的兩次巨變
引言
一 “琉球問題”、區域關係與19—20世紀國際規則的巨變
二 帝國主義國際法的最初運用
三 冷戰的預兆:開羅會議與琉球的戰後地位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西方西藏学】 早期传教士去西藏的目的是寻找失落的基督徒,他们认为西藏人就是 12 世纪传说中的、曾经战胜了异教徒、波斯人和米迪亚人的翰王的后裔。 在赫尔德看来,佛教起源于温暖的南方,在暹罗、印度等地方也显示出慈悲、厌战、隐忍、柔和与滞怠的特征,但藏传佛教却由...

評分

評分

評分

上篇《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很不错,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为何西方人看西藏问题会有如此片面的感觉——无知造成的冲突,外加新型的冷战政治,也提出了当前西藏全面世俗化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中篇《跨体系社会与区域作为方法》学术气息过浓,感觉较难融入到文章的人类学话语体系...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是連抄都抄不明白瞭

评分

買瞭纔知道……

评分

大概在西藏研究係列中並不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纔招緻這麼多人怒罵。但對一個此前關注甚少的人來說,是一本很好讀的入門書籍,對於西藏問題産生的曆史脈絡勾勒的很清晰,也解釋瞭小白的很多睏惑。不過,也同樣帶有新左固有的問題分析思路,在解釋如何麵對解決西藏問題時,開齣的“藥方”一點不讓人覺得新意,還是那個毫不意外的框架,原來的味道。

评分

典型的學術界傻逼玩意,天天坐著冥想和玩弄垃圾話語遊戲,不如老老實實看維基百科去

评分

典型的學術界傻逼玩意,天天坐著冥想和玩弄垃圾話語遊戲,不如老老實實看維基百科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