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文集 第八捲

餘英時文集 第八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餘英時
出品人:新民說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5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53952
叢書系列:新民說·餘英時文集
圖書標籤:
  • 餘英時
  • 思想史
  • 曆史
  • 文集
  • 文化研究
  • (集)
  • 隨筆
  • 新民說
  • 餘英時
  • 文集
  • 思想
  • 曆史
  • 文化
  • 學術
  • 中國史
  • 現代史
  • 哲學
  • 思想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餘英時文集》的第八捲。本書所收的文化評論都是在“中國情懷”之下寫成的。所謂“中國情懷”其實就是一種中國文化的情結。本書涵括甚雜,基本的主題有兩個,一是文化評論,一是紅樓夢研究。具體內容包括對戊戌政變的反思,對西方思想動態的解讀,對紅樓夢相關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對俠與中國文化的關係的討論,等等。本書字裏行間充滿瞭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忱和溫情和對傳統文化再現的憂心忡忡。作者治學踏實嚴謹,立論有據,文字深入淺齣,平常式的語言中蘊含著真知哲理。

著者簡介

餘英時,安徽潛山人,1930年生於天津。1950年至1955年就讀於香港新亞書院及新亞研究所,師從錢穆先生。1956年至1961年就讀於哈佛大學,師從楊聯陞先生,獲博士學位。曾任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現居美國。著有《漢代中外經濟交通》《曆史與思想》《史學與傳統》《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曆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士與中國文化》《硃熹的曆史世界》《方以智晚節考》等。2006年11月,餘英時獲得美國國會圖書館頒發的有“人文諾貝爾奬”之稱的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奬。2014年6月,餘英時獲得唐奬第一屆漢學奬。

圖書目錄

文化評論的迴顧與展望
文化建設私議——人文學術的研究是當務之急
科技文化與大眾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文化變遷
對塔說相輪——談現代西方的思想動態
《對塔說相輪》補篇——對評者的答復
曆史女神的新文化動嚮與亞洲傳統的再發現
戊戌政變今讀
軸心突破和禮樂傳統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自序
關於《紅樓夢》的作者和思想問題
曹雪芹的“漢族認同感”補論
曹雪芹的反傳統思想
近代紅學的發展與紅學革命——一個學術史的分析
《紅樓夢》的兩個世界
眼前無路想迴頭——再論《紅樓夢》的兩個世界兼答趙岡兄
江寜織造曹傢檔案中的“西花園”考
《懋齋詩鈔》中有關曹雪芹生平的兩首詩考釋
俠與中國文化
翻譯與外來觀念——《曆史學與社會科學》序
東西方漢學和《東西方漢學思想史》
怎樣讀中國書
編者後記/瀋誌佳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文集涵括甚杂。基本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文化评论,一是红楼梦研究。关于后者,我实在兴趣不大,虽然我对红楼梦的敬仰可能并不少于余老先生,但红楼梦到底是自传还是隐含着不可告人的故事,对我这样水平较低的红楼梦读者似乎没有太多意义。余老先生试图调和“自传派”和...

評分

简摘几则:论文化评论之兴起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找一个超越的领域进行沟通和对话,则‘文化’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而在现实人生的根源为西方人生意义的危机,“’意义‘的问题最后必诉诸’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论”人民大众的普遍觉醒“在社会文化的表现即”大众社会“...  

評分

简摘几则:论文化评论之兴起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找一个超越的领域进行沟通和对话,则‘文化’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而在现实人生的根源为西方人生意义的危机,“’意义‘的问题最后必诉诸’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论”人民大众的普遍觉醒“在社会文化的表现即”大众社会“...  

評分

简摘几则:论文化评论之兴起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找一个超越的领域进行沟通和对话,则‘文化’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而在现实人生的根源为西方人生意义的危机,“’意义‘的问题最后必诉诸’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论”人民大众的普遍觉醒“在社会文化的表现即”大众社会“...  

評分

简摘几则:论文化评论之兴起的原因之一“如果要找一个超越的领域进行沟通和对话,则‘文化’是唯一可能的选择”,而在现实人生的根源为西方人生意义的危机,“’意义‘的问题最后必诉诸’文化‘才能进行有效的讨论”;论”人民大众的普遍觉醒“在社会文化的表现即”大众社会“...  

用戶評價

评分

餘先生的文章很流暢,此本也早已購入囊中。

评分

身為思想史學者,餘英時的《紅樓夢》研究居然也那麼好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兩個世界”的理論邏輯縝密,解決瞭很多我讀《紅樓夢》時的疑問。

评分

以儒傢而言,其性質與古代希臘的思辨哲學不同,其中的道理並不是一傢一人的私說,而是中國古代民族生活體驗的總結。一般不識字的人當然不能讀“五經”、“四書”,但孝悌忠信等做人的道理他們比起士大夫來也許隻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不僅中國的儒傢如此,西方的基督教又何嘗不是籠罩切社會階層的文化力量。所以,陸象山纔說:“不識一字,也要堂堂地做一個人。”而馬丁·路德也說:“不識字的農民比神學博士還要更懂得上帝。”

评分

餘先生的文章很流暢,此本也早已購入囊中。

评分

關於紅樓夢的好看。劉心武的想象也太離譜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