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与"政"

"财"与"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增合
出品人:
页数:465
译者:
出版时间:2014-1-1
价格:CNY 5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48288
丛书系列: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历史
  • 财政史
  • 中国近代史
  • 清史
  • 近代史
  • 财政
  • 晚清
  • 财经
  • 政治
  • 经济
  • 管理
  • 政策
  • 金融
  • 社会
  • 治理
  • 发展
  • 体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清季新政期间,财政制度前后变化至巨。刘增合编著的《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重点探讨清季财政改制中“变”与“不变”的复杂面相,揭示“财”与“政”在制度变动过程中彼此牵制的动态情景,藉此管窥政治、财政和知识观念在清季大变动中交互影响的实态。这项研究展示了西学东渐背景下近代中国旧制消匿、新制萌生的一般模式,其“不新不旧、童牛角马”之形态实为当日制度变革的过渡性样态,为今日制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绝佳案例。本书宗奉“人与制度”的分析模式将对相关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刘增合 1967年生,山东安丘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2005),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重点研究晚清财政与政治问题等。

目录

目录信息

自序
题旨
治史空间
文献与方法
研撰说明
第一章 光绪前期财政旧制兴革
第一节 州县亏空清查及制度嬗递
第二节 钱粮考成制度的新举措
第三节 解协饷制度规复的限度
第四节 成效评估与成因分析
第二章 光宣之交的财政清查
第一节 财政清查思路的变动
第二节 设局与派官
第三节 抚藩大员与监理官之矛盾
第四节 省财政清查
第五节 清查财政之评估
第三章 西式预算与财政改制
第一节 局部尝试
第二节 老树接新枝
第三节 旧制排异
第四章 直省督抚与试办预算
第一节 宪政清单遭遇财政困境 188
第二节 倡议阁会真相 195
第三节 筹对预算监督 201
第四节 人事派分与制度移植环境之检讨
第五章 西式税制与国地两税划分
第一节 新尺度与旧制度
第二节 税政现实与分税学理的调适
第三节 “日本标准”的接引
第四节 地方税分级之热议
第六章 外省财政机构变动
第一节 十羊九牧
第二节 “裁局上谕”颁布前的改制
第三节 改革者识见
第四节 机构整合与分科办事
第五节 局所再裁与议设度支使
第七章 由预算财政转向战时财政
第一节 转向战时财政
第二节 勾堆借款与外省举债
第三节 急筹内款
第四节 应对请款
征引文献
专有名词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晚清以来,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各省财政开始脱离中央户部的监控范围,掌握各省财权的督抚或明或暗抵制户部的清查政策,本质上是这一时期地方权力增长和中央权威衰落在财政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地方州县基层的财政清查也依赖基层官员的关系网络,人事和政治直接影响财政清理和成败。对于中央而言,清查财政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其实现财政中央集权,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清末财政改制本质上充斥着大量的非财政的政治和人事因素。外来制度与知识的移植及其最后的建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斗争博弈的结果,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依据自身的认识程度与利益区分,各取所需从新制度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甚至以旧理附会新说,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在各方的妥协之中实现制度变迁,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史提供了借鉴

评分

比之第一本书,叙述衔接的处理要好多了,感觉第五章写的最好;插入州县财政的些许介绍,似因未能很好结合“国省关系”的总叙事而显得突兀;资料功夫是极好的。

评分

晚清以来,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各省财政开始脱离中央户部的监控范围,掌握各省财权的督抚或明或暗抵制户部的清查政策,本质上是这一时期地方权力增长和中央权威衰落在财政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地方州县基层的财政清查也依赖基层官员的关系网络,人事和政治直接影响财政清理和成败。对于中央而言,清查财政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其实现财政中央集权,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清末财政改制本质上充斥着大量的非财政的政治和人事因素。外来制度与知识的移植及其最后的建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斗争博弈的结果,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依据自身的认识程度与利益区分,各取所需从新制度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甚至以旧理附会新说,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在各方的妥协之中实现制度变迁,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史提供了借鉴

评分

鞭辟入里又模模糊糊,制度史/财政史不好做也不好读。

评分

无力评价,应该可以作为近代财政史的进阶读物,材料功底强,分析力度尚可。比较关注第三、五两章。Ps,大略来讲,本书是对滨下武志《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第97-92页的深化、细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