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经济史 历史 财政史 中国近代史 清史 近代史 财政 晚清
发表于2024-12-22
"财"与"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清季新政期间,财政制度前后变化至巨。刘增合编著的《财与政--清季财政改制研究》重点探讨清季财政改制中“变”与“不变”的复杂面相,揭示“财”与“政”在制度变动过程中彼此牵制的动态情景,藉此管窥政治、财政和知识观念在清季大变动中交互影响的实态。这项研究展示了西学东渐背景下近代中国旧制消匿、新制萌生的一般模式,其“不新不旧、童牛角马”之形态实为当日制度变革的过渡性样态,为今日制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鲜活的绝佳案例。本书宗奉“人与制度”的分析模式将对相关学术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刘增合 1967年生,山东安丘人,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2005),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等专业刊物发表论文多篇。重点研究晚清财政与政治问题等。
目录
晚清以来,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各省财政开始脱离中央户部的监控范围,掌握各省财权的督抚或明或暗抵制户部的清查政策,本质上是这一时期地方权力增长和中央权威衰落在财政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地方州县基层的财政清查也依赖基层官员的关系网络,人事和政治直接影响财政清理和成败。对于中央而言,清查财政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其实现财政中央集权,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清末财政改制本质上充斥着大量的非财政的政治和人事因素。外来制度与知识的移植及其最后的建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斗争博弈的结果,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依据自身的认识程度与利益区分,各取所需从新制度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甚至以旧理附会新说,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在各方的妥协之中实现制度变迁,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史提供了借鉴
评分为了收回地方利权,话事人和留洋顾问(朝廷)发现,最好是先用“立宪”的名目凝聚人心、鼓噪上市,再顺理成章把地方小股东(督抚)的资产调查重组搜刮一遍。清查频遭欺瞒,但小金库(陋规)积压太久瞒不住,惨遭没收,CFO随即要求根据清查结果制定预算,“为公司上市提供制度保障”,把股东的资产永久收回总公司。小股东不忿,认为上市口号名不副实,上市经费(建新军、搞立宪)还要我们掏,指出上市要求的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制度(资政院)没建立,不给席位决不重组;散户(地方咨议局)看不懂公司报表,但也认为公司怎么发展应该坚决按我们的指示办。于是IPO(加快预备立宪)名义上是成了,CFO的总监们也下到了分公司,可股东们继续推诿敷衍、离心离德,直到公司解体。这究竟是因为股东太刁,CEO太蠢,还是“立宪”的企业级理解太傻逼?
评分二刷本书,篇篇都很精彩,“政”的部分可以再多一点。
评分晚清以来,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各省财政开始脱离中央户部的监控范围,掌握各省财权的督抚或明或暗抵制户部的清查政策,本质上是这一时期地方权力增长和中央权威衰落在财政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地方州县基层的财政清查也依赖基层官员的关系网络,人事和政治直接影响财政清理和成败。对于中央而言,清查财政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其实现财政中央集权,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清末财政改制本质上充斥着大量的非财政的政治和人事因素。外来制度与知识的移植及其最后的建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斗争博弈的结果,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依据自身的认识程度与利益区分,各取所需从新制度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甚至以旧理附会新说,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在各方的妥协之中实现制度变迁,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史提供了借鉴
评分晚清以来,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各省财政开始脱离中央户部的监控范围,掌握各省财权的督抚或明或暗抵制户部的清查政策,本质上是这一时期地方权力增长和中央权威衰落在财政领域的反映。另一方面,地方州县基层的财政清查也依赖基层官员的关系网络,人事和政治直接影响财政清理和成败。对于中央而言,清查财政不仅可以起到增加收入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其实现财政中央集权,建立现代财政体制。清末财政改制本质上充斥着大量的非财政的政治和人事因素。外来制度与知识的移植及其最后的建立,本质上是不同利益集团间相互斗争博弈的结果,不同身份的当事人依据自身的认识程度与利益区分,各取所需从新制度中寻找有利于自己的一面,甚至以旧理附会新说,以实现自己的目的,最终在各方的妥协之中实现制度变迁,这为我们从新的角度研究制度史提供了借鉴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财"与"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