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沈艾娣,牛津大学博士。曾任教于哈佛大学,现为牛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乡村、地方宗教与社会、清末以降的社会文化等。著有The Making of the Republican Citizen: Ceremonies and Symbols in China, China: Inventing the Nation,及The Missionary’s Curse and Other Tales from a Chinese Catholic Village等。
這是一本在微博上廣受好評的書。雲中上師說,此書寫得好,譯得好,可能會成爲今年最暢銷的學術書之一。如果能得到大眾的關注的話,可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書中基本全以敘述的形式,將劉大鵬漫長而複雜的一生娓娓道來。 作者以並非基於檔案研究而自承此書並非典型的微觀史。另一...
评分中国近代史常被视为一浪浪不断进步与变革的潮流,用孙中山的话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在这日益激进化的洪流中,但凡不能跟上历史脚步的人都被认为是不值得怜悯的(虽然事实上没几个人能始终跟上这一步伐),昨日的革新派不数年就会发现自己被斥责为...
评分 评分这本书讲的是一位中下层绅士在清末民初变局中的一生,通过一个人写出一个社会的诸多面相。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一个故事,讲述理想主义者在残酷社会中的遭遇浮沉。 刘大鹏号为梦醒子。他在履试不第,仕途无望之后,有一天自认为从功名的梦中醒来,开始过自省的有价值的人生。但这...
评分16世纪 明矾工业开始。 据说石门矿建立。 1851 赤桥的明矾作坊建立。 1880年代 有富人开竖井开采矿。 1896 刘大鹏在日记中反对开矿。 1900年代 开深矿困难大。 1901 煤税开征。 1911 辛亥革命。 1912 石门矿矿主去世。 1913 刘大鹏辞去在晋祠的新学校的教职。...
并未说透,比如刘这样一个笃行儒家教义的清遗,在晚年日常生活中固然还有所坚持,但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其妥协的部分是抱着何种心态?比如抗拒现代化,为何坐上现代交通工具又赞其迅速?此外小错误不少,翻译似乎也不够负责,有时候引文是文言原文,有时候直接是大白话,为什么不去查原文?131218-131219
评分如月眠兄言,此书的确很温吞,写的的确很像教材,上半部分主要在说理论,后半部分的故事性强的有些飘飘然,这书的意味或许在于,对于前朝无限思念的一般有两种人,一种是前朝的大贵族官僚既得利益者,另一种是下层有点儿甜头可以活命,而换了朝廷就活不舒服的中下层人群,而梦醒子刘大鹏就是后者,他的生命轨迹始终还是要靠着前朝所积累下的声望才得以维持生计。
评分非常出色的微观史著作,真正的窥一斑而知全豹。
评分序言也太戳心了,要"想到这些遭受进步之苦的人——个人、家庭、地方,甚至或许是整个的中国乡村人口",以及,"真实的人总是非典型的"。
评分并未说透,比如刘这样一个笃行儒家教义的清遗,在晚年日常生活中固然还有所坚持,但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其妥协的部分是抱着何种心态?比如抗拒现代化,为何坐上现代交通工具又赞其迅速?此外小错误不少,翻译似乎也不够负责,有时候引文是文言原文,有时候直接是大白话,为什么不去查原文?131218-131219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