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臺大出版中心
作者:佐藤將之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3-12
价格:NT3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0396348
丛书系列:臺大哲學叢書
图书标签:
  • 荀子
  • 思想史
  • 佐藤將之
  • 学术史
  • 中国哲学
  •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 先秦哲学
  • 港台著作
  • 荀子
  • 儒家
  • 礼治
  • 战国
  • 诸子
  • 政治思想
  • 中国哲学
  • 先秦
  • 思想史
  • 文化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禮」字在全本《荀子》中出現342次,

本書以「禮」作為統攝荀子倫理體系的核心概念,

並透過「多(諸子)對一(荀子)」的比較,

理解荀子學說在先秦諸子的思想脈絡之下的定位與意義。

本書旨在經由分析《荀子》中的「禮治論」,及其與戰國諸子思想如《墨子》、《莊子》、《管子》、《呂氏春秋》及《韓非子》等之間的關係,闡述《荀子》的政治哲學和歷史意義。全書以《荀子》的「禮」思想為中心,由三大重點展開論述:

一、《荀子》哲學與戰國諸子思想交匯、統合的過程。

二、《荀子》「禮治論」的淵源、建構及演變。

三、《荀子》「禮治論」所界定「帝王」的各種角色。

作者以縝密的剖析與論證,說明荀子是從建構國家、社會,甚至是「天、地、人」秩序的角度來思考,成就其「禮治論」,並以此影響了漢朝以降禮制國家的形成。藉由本書對《荀子》思想的爬梳,讀者當能循序漸進,一窺《荀子》禮治思想的堂奧。

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荀子.禮論》

作者简介

佐藤將之(Sato, Masayuki),1965年日本川崎市生。荷蘭萊頓大學漢學研究院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先秦政治觀念」、「荀子哲學」以及「東亞比較思想史」。著有《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荀子禮治思想之研究)》(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中國古代的「忠」論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以及〈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2009)等論文。

目录信息

佐藤將之在《荀子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子之研究》書中,認為以往《荀子》研究太過專注於對「性」與「天人之分」的批判,造成對於《荀子》的誤解。本書之目的,即在於藉文本的分析與比較,嘗試證明《荀子》的「治」兼融先秦時期子學的重要部分,也藉此釐清「治」在《荀子》學及先秦思想中的地位。筆者同意作者對於以往《荀子》研究的批判,以及對於《荀子》學在先秦思想上的定位。但同時認為,在作者比較「《墨子》與《荀子》」時,似乎可以詳盡地點出者的相似程,以呈現「兼」概在學中的差;另外,在比較「《莊子》與《荀子》」的思想時,也應該加入對《傳》的探討,否則似乎難以證明《荀子》的「德」概是直接承襲自《莊子》。
自序
導論
第一章 統治天下人民的帝王:《墨子》的「兼」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兼愛〉的主題是否為「兼愛」?
第二節 戰國早期文獻中的「兼」
第三節 墨家的「兼」與「兼愛」:治理「天下」之君德
第四節 《荀子》的「兼」
小結
第二章 天人之間的帝王:《莊子 》的「道德」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過去對《荀子》與「道家」思想關係之研究
第二節 《莊子》和《荀子》之間的思想關係與「道德」
第三節 《史記》中的「道德」和司馬遷對莊荀思想的評論
第四節 《論語》、《孟子》及《郭店老子》中的「德」概念
第五節 《莊子》「德」概念之特色
第六節 《荀子》「德」和「道德」概念的特質與《莊子》
附論 定州竹簡《文子》「道德」概念的思想特質
小結
第三章 教化人民的帝王:《管子》「經言」諸篇的「禮論」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過去研究對現本《管子》及其與《荀子》之間的思想關係之主要見解與問題
第二節 創造「能自律自規」的人民:〈牧民〉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三節 君王的境界與條件:〈形勢〉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四節 人民的管理與教化:〈權修〉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五節 從「一國之制」到「天下之制」:〈立政〉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六節 作為達成資源的公正分配之朝廷:〈乘馬〉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小結
第四章 具備神明的帝王:《管子》諸篇中的禮論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管子》禮論的整體特色
第二節 《管子》中〈君臣上〉和〈君臣下〉的政治思想與《荀子》的禮治思想
小結
第五章 效法天地秩序和體現文明秩序的帝王:《呂氏春秋》的「理義」與《荀子》的「禮義」
序言
第一節 過去《呂氏春秋》和《荀子》「理」的研究評述
第二節 《呂氏春秋》的「理」和「理義」
第三節 《荀子》的「理」概念與「禮義」
小結
第六章 《荀子》的「性」論與《韓非子》的人論
序言
第一節 當代學者針對荀子與韓非之間關係的觀點
第二節 《荀子》與《韓非子》的「性」概念
第三節 《荀子》及《韓非子》的「人」觀
第四節 韓非「人趨利避害」的思想來源
小結
結論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大概是十年前与佐藤老师有过email的来往,因为都是研究荀子的缘故,所以对他的作品多有关注。之前劳他发了一些他的文章,对于他的研究风格多少有点感触,那就是一股强烈的东洋风! 日本学者在考据以及文本的梳理方面的成就在世界汉学界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读佐藤老师的这本书...

评分

大概是十年前与佐藤老师有过email的来往,因为都是研究荀子的缘故,所以对他的作品多有关注。之前劳他发了一些他的文章,对于他的研究风格多少有点感触,那就是一股强烈的东洋风! 日本学者在考据以及文本的梳理方面的成就在世界汉学界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读佐藤老师的这本书...

评分

大概是十年前与佐藤老师有过email的来往,因为都是研究荀子的缘故,所以对他的作品多有关注。之前劳他发了一些他的文章,对于他的研究风格多少有点感触,那就是一股强烈的东洋风! 日本学者在考据以及文本的梳理方面的成就在世界汉学界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读佐藤老师的这本书...

评分

作者序(摘錄) 本書為筆者的第三本專書,亦是第二本試圖釐清《荀子》政治哲學的作品。回想起來,筆者研究《荀子》的端緒起於1995年春天,當時就開始攻讀荷蘭萊頓大學的博士學位。沒想到十八年來,此主題仍是筆者中國哲學研究的核心。自萊頓大學畢業後,於2002年到臺灣大學服務...  

评分

大概是十年前与佐藤老师有过email的来往,因为都是研究荀子的缘故,所以对他的作品多有关注。之前劳他发了一些他的文章,对于他的研究风格多少有点感触,那就是一股强烈的东洋风! 日本学者在考据以及文本的梳理方面的成就在世界汉学界都是出类拔萃的,所以读佐藤老师的这本书...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完乡土中国后看的,高中第一次看的时候还觉得不错

评分

看完乡土中国后看的,高中第一次看的时候还觉得不错

评分

出身哲学,却忠于文献,这样的解读无疑更能理解真实的荀子

评分

出身哲学,却忠于文献,这样的解读无疑更能理解真实的荀子

评分

基于文本本身的很扎实的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