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

颱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廖信忠
出品人:磨鐵圖書
頁數:272
译者:
出版時間:2014-4-1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5890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颱灣
  • 曆史
  • 廖信忠
  • 社會
  • 颱灣文學
  • 人文社科
  • 生活
  • 曆史-中國曆史
  • 颱灣曆史
  • 祖國情懷
  • 兩岸關係
  • 記憶碎片
  • 文化認同
  • 時代變遷
  • 傢國情懷
  • 兩岸交流
  • 鄉土情結
  • 歲月迴望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人到底是怎麼看大陸的?

這是大陸朋友常常問我的問題。

畢竟,一九四五年以前颱灣人很難到大陸,一九四九年之後又根本去不瞭大陸,這百年多來,颱灣跟大陸真正産生聯係的也隻有短短四年,短短幾年,根本還不夠颱灣人去認識。

其實,大陸的每次重大事件發生,都會對颱灣産生一定影響。

1947年,國共內戰如火如荼,國民黨軍在颱灣“高薪”徵兵;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部分誌願軍戰俘被遣返颱灣定居;1958年開始金門炮戰,金門百姓逐漸適應瞭在炮火裏的生活;1964年大陸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蔣介石下令加快核武器秘密研製;1966年,颱灣小學生偷學簡體字被老師發現挨打,颱灣居民在報紙上看到瞭“文革”中被批鬥的親人照片;1978年中美建交,颱灣居民嚮美國特使專車丟雞蛋;颱灣小學生從氣球宣傳單上領略到大陸風光;1987年大陸探親潮,颱灣發現大批重婚男;1990年,讀過《毛澤東選集》的颱灣大學生在校園內張貼大字報,在中正廟前高唱《國際歌》;1996年解放軍舉行登陸軍演,金門士兵精神緊張,齣現逃兵;2003年非典,颱灣商人在東莞;2011年,北京老公到颱南嶽父傢探親……

本書從1944年寫起,以13位我認識的颱灣平民的親身經曆,嚮您講述60多年來大陸大事件與颱灣小故事,分享60多年來各時期颱灣百姓對大陸的印象。

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分開不代錶不關心;不聯係不等於不知道。

著者簡介

廖信忠

1977年,齣生於被趕齣聯閤國後“風雨飄搖”的颱灣;

1984年,李登輝當選颱灣地區副領導人,廖信忠上小學;

1989年,蔣經國逝世的第二年鞦天,廖信忠升入初中;

1993年,新國民黨聯綫人士組建“新黨”,廖信忠進入淡水高中讀書;

1998年,馬英九和陳水扁競選颱北市長,廖信忠參加成功嶺大專集訓;

2008年,颱灣大選馬英九獲勝,而陳水扁隨後鋃鐺入獄,廖信忠也在上海開啓瞭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2009年,廖信忠處女作《我們颱灣這些年》齣版發行;

2014年,廖信忠最新作品《颱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齣版發行。

圖書目錄

引子
颱灣到底是怎麼看大陸的/001
1944——
從“日本人”變成“中國人”/007
1947——
這就是大陸的空氣/017
祖國到底是什麼樣的國傢/024
對共産黨有瞭顛覆性的認識/030
1950——
參加朝鮮戰爭/043
戰俘遣返颱灣/049
1958——
金門炮戰/055
1963——
服兵役,抽中海軍陸戰隊/063
“反攻大陸”演習事故/071
私奔,創業/082
外島“兵變”:幾代人的集體迴憶/091
1966——
“匪情研究”工作者/101
偷學簡體字被老師打/109
原來這就是大陸/119
1978——
中美建交前夕,颱灣移民潮/127
集體嚮美國特使專車丟雞蛋/134
氣球宣傳單上的祖國風光/143
小學生哄搶傳單事件/153
1987——
大陸探親潮,她是我先生的媳婦兒/163
來一個大陸老娘/171
1988——
從金門到颱灣/181
報禁開放/189
1989——
貼大字報的颱灣學生/197
1990——
“中正廟”前的《國際歌》歌聲/205
1996——
解放軍舉行大規模登陸軍演/215
2003——
“非典”時在東莞/225
真的懂大陸嗎/232
繼續當颱流/239
2011——
嫁個北京老公/247
金門之戀/25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内容与题目结合得并不密切,但老兵林水源、金门岛驻防的义务兵、定居台湾的情报员、从大陆漂洋过海藏在气球中的宣传单、中正庙前的《国际歌》这些片段式的故事再次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时代的联系,而浓烈的台湾口语化文字跃然纸上居然让我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从内容而言不是很有思...  

評分

2007年以交换生的身份赴法读书,语言班大都是亚洲面孔,其中以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居多。法国老师亲台,基本上每门课都会或多或少聊聊台独问题,原本低调的大陆学生,一谈及这个话题就义愤填膺,总是大声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对着大陆学生的剑拔弩张,台湾学...  

評分

廖信忠让人熟知,是因为那本《我们台湾这些年》。49以后,这样小清新、关注民生而又面对大陆市场的台湾本土作品,的确并不多见。对岸的政府应该感谢廖信忠和【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些导演们,是这些文字和电影让整个大陆的老少文青们开始更加关注这个岛,于是去旅行,...  

評分

收到《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是一个多月前。当时家里出了天大的事,一直没时间看。然后,却是一直没有心情能看下去。挺惭愧的,估计已经被编辑拉入黑名单。。。 当时收到书特激动,虽然买过不少书,但甚少有作者签名。 太久没看过这类型的书籍和电影,刚看时竟需要几段文字...  

評分

从悲怆到开心,从战争到和平,从军旅生涯到两岸通商、两岸联姻,看书的心情也随着1944年到2011年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史默默的变幻,一鼓作气看完,只觉不过瘾。 作者取了14个年份的不同的身份台湾人的故事来串写这段历史,每个个体的故事都是那个时代无数个家...  

用戶評價

评分

#寫論文磨洋工的時候看的# 1.非常暢快的閱讀體驗,雖然文不對題,但是內容真的很精彩 2.很多故事都可以單獨拿齣來拍成電影,我看前半部分的時候腦海裏都是侯孝賢、楊德昌的電影畫麵,後半部分時是近年來的小清新電影,總之很有畫麵感。看到前麵林水源、李一郎、阿吉、姚教授的故事實在沒辦法忍住眼淚。 3.其實最有意思的是書中搞笑的部分,那些小市民酸味十足的抱怨、那些刻闆效應下毫無邏輯毫無道理的偏見和誤解,特彆接地氣兒,特彆真實。我從小到大一直在聽到類似的話,一個人就是他/她生活的地方,這話真的一點沒錯。 4.在素材上有和龍應颱的大江大海重閤的部分,但是作者沒有龍那種高高在上的悲憫感,也沒有刻意煽情,隻是單純地講故事,反而更有直抵人心的力量。

评分

第一次花8元大洋買電子書,果然虧瞭,也就第一個故事比較傳奇。呆灣商人專為“祖國人民”定製專屬讀物。名字起的太諂媚瞭,內容也必無什麼大料,不過當做草根個人史讀罷瞭。

评分

跟第一本有很大差距,總覺得怪怪的

评分

上一本中至少用真誠掩蓋瞭思想上的平庸。這一本徹底扯淡起來瞭。

评分

第一次花8元大洋買電子書,果然虧瞭,也就第一個故事比較傳奇。呆灣商人專為“祖國人民”定製專屬讀物。名字起的太諂媚瞭,內容也必無什麼大料,不過當做草根個人史讀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