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出现,曾经颠覆我们的沟通方式,将我们孤立在各自的屏幕前,透过代码嘘寒问暖。
今天,我们正在从这种松散的社交网络中,找回凝聚力:贪官污吏无处遁形,社会的不公必遭谴责,不幸的人也能及时得到援助……当无数微小的力量透过网络汇聚到一点,一切都将为之改变。
2011年3月1日,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
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
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
所以,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
翻开本书,见证您的一份爱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
邓飞,一名调查记者,11年来用他锋利的眼和笔揭露中国社会的暗面。如今,他换以温柔的力量,发起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帮助山区孩子们免于饥饿。
还没有接触此书的时候,我只是粗略看了下简介,看到“免费午餐”与“柔软改变中国”之类的字眼,以为是励志或经管类的书籍。一向对这两类书籍敬而远之的我,这次竟鬼使神差弄了一本过来,像模像样地读了起来。这算是我与它的缘分吧,让一个一直在公益边缘徘徊的社会人终于有...
评分 评分说实话,我是眼里含着泪读完这本书的。从拿到书开始,我就是一阵触动,不管是封面上的照片还是作者邓飞的名字,都不再是那么简单,他也不是一个人了,他是一粒希望的种子,他激发了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国的希望!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同时...
评分----读《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 文/静亦 调查记者出身的湖南人邓飞,做公益最初的动力只是一名父亲的悲悯之心。他坦言因为自己来自社会底层,也有一个女儿,所以对同样来自底层孩子的生存状态特别感同身受。自打发起第一个广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公益行动“微博打拐”后...
评分我们都知道邓飞,那个做着免费午餐温暖的人,2013年11月止捐款达到7000万,项目惠及全国各地,这是一场全民公益的活动,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企业家、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参加这次活动,这是这个时代深刻的变革的历史性时间,也揭示着中国当下各阶层涌动的社会变革...
值得一看
评分多看限免。“免费午餐”民间公益项目的始末,写得像是宣传正能量的广告,作为组织者,其中本来应该能提供更多细节,可惜没讲出来。有两个细节:1、提到子贡赎人的故事,指向道德绑架。2、2013年2月,温州公开审理文革时期邱某杀人案件,文革时期杀人的清算问题。(当然作者根本没有深究,只是说不能因为过去而失去未来。)
评分中国的公益就是个秀场,书里歌颂的除了明星就是企业家,要么就是媒体记者。邓飞也许算是舞台上的另类,但仍然是跑龙套的演员,也许这点他自己尚且不知。补充营养,为什么一定要吃饭,为什么要否定吃面包喝牛奶?读到最后,我也没看到我期待的现在有多少孩子在享受来自邓飞公益补贴的午餐项目?还有,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谁来监管?书中有两个地方很意思:一个是他的淘宝商城公益店的新闻发布会是在万豪酒店举行的。第二是申请这项基金的学校,第一要有电,第二要有手机信号。公益面前不是人人平等吗?我去过的几所山区小学是没有电的,就算有电费也超贵。无论如何,他的行动力量仍然值得赞赏。才做不到两年就出书,关于吃饭的事儿,来日方长。
评分一本有良心的书。
评分值得一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