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面的知识精粹;即便是大论题,也会找小的切入口,具体而微,从小处着眼谈大问题,使阅读饶有趣味。
本系列拟出版100多种,首辑收入十本。
《中国政治二千年》是中国政治学百年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在湮没了七十年之后,重新进入我们的视野。一位被遗忘的民国学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写成的这本小册子,以中西文化的视野和洗练生动的文笔,把中国二千年纷繁的传统政治文化,概括得如此清晰而深刻,今天再读,依然有着极强的穿透力。
张纯明(1902—1984),河南洛宁人,22岁公费赴美留学,主攻社会政治学。在耶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后来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同班。曾游历欧洲多国,对西方政府、政党、宪法等进行考察研究。历任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院长兼政治系主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高级秘书、河南省政府委员、立法委员等职。张纯明从政一生,不忘著书立说,被后人誉为文人从政的典范。主要著作有《中国循吏研究》、《清代的幕制》、《考评桓宽盐铁论》、《中国政治二千年》等。
五六万字篇幅,如何解说中国二千年的政治史?说起来似乎不可能,但这本小书真的做到了,还挺好看。当然,你会说这肯定会挂一漏万,这话果然不错。但对于不是专门做政治史的人而言,举重若轻有一个轮廓,得其精髓,真的蛮好的。 一、 结构之美 先看书的结构: 绪论 1. 皇帝、专...
评分 评分二千年之一瞥,简练不失深刻:“士”本身的不健全系国政不健全之主因;其蔚成“政治风气”的内在缺陷,使制度模仿因无所“培养”的精神支撑而成了一碗无效的汤药,导致政治迟迟不能上轨道。历史渐远,背负益重……
评分跟很多民国时期的学术经典类似,这本关于中国政治结构及其特点的“大家小书”,同样诞生于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家国破碎的忧患意识,让作者全面反思中国政治的优缺点和亟待解决的弊端,而耶鲁博士的教育背景,又让其能够站在中西历史与现实比较的大视野上进行分析。短短几万字的小书,却微言大义,切中要害,值得细读。
评分这本书比较有趣,值得一读。
评分地方政府一节尤其精彩,提出了关于地方的三个问题:给地、给人,给财权,给自治空间。想来确实如此。
评分自第四章幕僚往下,渐入佳境。第六章名教、倾轧、高调,愈见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