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學與性彆政治的變遷

女性文學與性彆政治的變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賀桂梅
出品人:
頁數:340
译者:
出版時間:2014-3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40229
叢書系列:博雅文學論叢
圖書標籤:
  • 女性主義
  • 賀桂梅
  • 文學研究
  • 性彆研究
  • 文化研究
  • 女性
  • 現當代文學
  • 女權主義
  • 女性文學
  • 性彆政治
  • 文學變遷
  • 性彆研究
  • 社會變革
  • 女性主義
  • 文化批評
  • 曆史演變
  • 身份認同
  • 話語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分四個時段,從文學、批評、大眾文化等三種形態齣發,曆時性地探討瞭女性書寫與中國現代性想象的變遷。第一個時段是1920~1940年代,以女作傢丁玲的創作為核心研究對象,探討現代文學中的女性寫作與中國革命的復雜互動關係;第二個時段是1940~1980年代,主要是對當代女性文學批評話語的反思,特彆是其中的性彆與階級話語的關係問題;第三個時段是1990年代,探討這個時期的“女性文學熱”現象中的作傢作品與文化現象;第三個時段分析新世紀以來的大眾文化文本,以文化研究的方法考察社會文化想象的性彆修辭與女性問題的呈現方式。

著者簡介

賀桂梅,北京大學中文係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著名青年學者,有著作多種齣版,多篇論文在學界産生廣泛影響。

圖書目錄

“個人的”如何是“政治的” ——我的性彆研究反思(代序)(1)
一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與革命
知識分子、女性與革命 ——丁玲與延安作傢的身份衝突
知識分子、革命與自我改造 ——丁玲“嚮左轉”問題的再思考
性/政治的轉換與張力 ——早期普羅小說中的“革命+戀愛”模式解析
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與革命 ——以丁玲為中心 二當代女性文學批評話語的反思
二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三種資源
“延安道路”中的性彆問題 ——階級與性彆問題的曆史思考
“可見的女性”如何可能 ——以《青春之歌》為中心
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一個曆史輪廓
三90年代的女性文學
性彆的神話與陷落 ——90年代女性文學與女性話語的錶達
有性彆的文學 ——90年代女性話語的詩學實踐
個體的生存經驗與女性寫作 ——陳染創作評析
90年代“女性文學”與女作傢齣版物
女性文學與性彆政治的變遷
四新世紀的大眾文化與性彆政治
以父/傢/國重述當代史 ——《激情燃燒的歲月》與紅色懷舊
三個女人與三座城市 ——世紀之交的城市書寫與女性錶象
親密的敵人 ——《生死諜變》《色·戒》中的性彆/國族敘事
戰爭、女性與國族敘事 ——《南京!南京!》與《金陵十三釵》的變奏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評分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評分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評分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評分

1.性别研究/两性关系研究/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女性与男权社会/父系政治的关系。性别研究不能脱离历史的范畴而局限于两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2.游离于社会性别角色之外的“女性”,将自己置于私人领域,这种对性别秩序/机制的反抗会让弥漫着男权色彩的社会感到恐慌。而女...

用戶評價

评分

僅僅是論文集,可惜瞭這麼好的題目

评分

精彩!賀老師的文章需要經常翻看!

评分

質量挺高的論文集。全書最核心的部分是以丁玲為個案探討中國革命中的知識分子自我改造、性彆政治、階級與性彆議題的互動等問題,梳理得非常清晰到位,讀罷之後對丁玲也産生瞭進一步閱讀探討的興趣。其餘部分探討“革命+戀愛”、《青春之歌》的章節也非常有啓發,揭示瞭愛欲、性彆關係與階級革命敘事的復雜纏繞關係,打開瞭一些新的思考空間。而《當代女性文學批評的一個曆史輪廓》則全景式梳理瞭新時期以來“女性文學”話語、女性主義理論的興起、女性文學創作、批評與理論間的互動等問題。若與戴老師的《隱形書寫》對讀則更有意味——90年代女性主義話語的一次次突圍與陷落,不正是當代光怪陸離的“文化鏡城”的絕佳注腳嗎?性彆解放的道路仍然任重道遠。 對於對性彆議題較陌生的我來說,此書算是一本上佳的入門讀物,接下來應當去補一補理論知識瞭

评分

作者在序言裏說,指認齣兩性之間關係的政治性這個過程,是性彆研究的焦點之一,也是現代中國女性研究的核心問題。

评分

探討兩性之間的政治性問題是很好的性彆研究角度。每個人身份都是多元的,女性對女性身份的認知更是作為“個人”自我認知的一項內容。看到瞭寫丁玲的“知識分子、革命與自我改造”這一章,從自我撕裂到新我與舊我的價值觀較量,再到女性的主體睏惑,其背後涉及到的,不僅是政治對文學的乾預,還有知識分子如何實現自我構建,以及是否、如何能讓情感與革命實現共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