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寜娜》是托爾斯泰最傑齣的作品之一,堪稱俄國十九世紀現實的教科書,安娜也成為世界文學畫廊中最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作者: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
俄國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傢、思想傢。他的作品包括文學、宗教、哲學、美學、政論等著作,反映瞭俄國社會的一個時代,對世界文學産生瞭巨大影響。代錶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寜娜》《復活》等。
譯者:
周揚(1908—1989),湖南益陽人。原名周運宜,字起應,筆名有綺影、榖揚、周莧等。文藝理論傢、文學翻譯傢、文藝活動傢。主要譯作有《安娜·卡列寜娜》《生活與美學》等。
謝素颱(1925—2010),河北人。194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係。1951年起在人民文學齣版社從事編輯工作,業餘從事外國文學翻譯,主要譯作有《安娜·卡列寜娜》(閤譯)等。
借着最近上映的这部电影,本想写几句简短的影评,可是赫然发现,短不了。 《安娜·卡列尼娜》,相信很多读过它的人都和我一样,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而那时,不谙世事几许的我们又能真正读懂托老字里行间的多少呢?想来,当时那份对大部头的敬畏...
評分浮冰下的深河 人的生活就像安排在江面浮冰上的一场筵席,当冰面仍然冻结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这场筵席是在坚实的地面上进行着,并将永远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有当冰面澌溶、开裂的时候,人才仿佛忽然发现,原来生活的基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实安稳,一直以来的平稳...
評分每天断断续续地,在网页上读完了《安娜·卡列宁那》。怀着对长久以来对老托的偏见,和对老陀的偏爱,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评论:就小说的艺术而言,老托是胜于老陀的。言之有理。不过有趣的事也在这里,正是由于出色的全局掌控和局部...
評分1、虽然尽量的平衡和反省自我,依然会时不时的焦躁,对付这种情绪,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看老陀,看托尔斯泰这种大部头的作品,最近重读完《安娜·卡列宁娜》。大师的作品,总是让人有满腔的感慨,却一言难进,所以还是老样子,一条条的随便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反正也说不尽。 ...
評分浮冰下的深河 人的生活就像安排在江面浮冰上的一场筵席,当冰面仍然冻结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这场筵席是在坚实的地面上进行着,并将永远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有当冰面澌溶、开裂的时候,人才仿佛忽然发现,原来生活的基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实安稳,一直以来的平稳...
可以。
评分對於安娜來說,這場愛情就是一次要命的重感冒。何必呢?(微信讀書,633305字)
评分19世紀下半葉俄國貴族的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畫捲。安娜的悲劇在於她對於純粹愛情的追求與虛僞的貴族生活的衝突。列文更像這本書的主角,他身上的矛盾,對農民、宗教和生死問題的思考,寄托瞭托爾斯泰的個人理念。
评分喜馬拉雅聽完的長篇小說
评分讀瞭前20頁,感覺挺符閤我的胃口。大文豪名不虛傳。 上冊讀瞭三周,下冊讀瞭三個月。 翻瞭下草櫻的譯本,感覺還是周揚謝素颱的看得流暢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