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

安娜·卡列宁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俄]列夫·托尔斯泰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周扬
出版时间:2004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102754
丛书系列:名著名译丛书
图书标签:
  • 列夫·托尔斯泰
  • 俄国
  • 外国文学
  • 小说
  • 安娜·卡列宁娜
  • 经典
  • 托尔斯泰
  • 列·托尔斯泰
  • 安娜·卡列宁娜
  • 文学
  • 小说
  • 俄国文学
  • 女性主义
  • 经典文学
  • 19世纪
  • 爱情故事
  • 社会批判
  • 人物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安娜·卡列宁娜》是托尔斯泰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堪称俄国十九世纪现实的教科书,安娜也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作者简介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他的作品包括文学、宗教、哲学、美学、政论等著作,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一个时代,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等。

译者:

周扬(1908—1989),湖南益阳人。原名周运宜,字起应,笔名有绮影、谷扬、周苋等。文艺理论家、文学翻译家、文艺活动家。主要译作有《安娜·卡列宁娜》《生活与美学》等。

谢素台(1925—2010),河北人。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起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业余从事外国文学翻译,主要译作有《安娜·卡列宁娜》(合译)等。

目录信息

前言
上册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下册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读安娜的起因是在网上的几个朋友的写得很好看的书评,每看完一篇我就想,要去找来看看了,每下一次决心就给我增添一次心理压力,因为《安娜》应该就是那种我知道很好而又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得到它的好的书。 托尔斯泰的小说我以前只在中学看过《复活》,也算是完成暑假作业,...  

评分

安娜临死之前的心理独白,堪称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很难想象托尔斯泰在写这些段落时处于怎样的状态。记述下这些句子的人仿佛是安娜自己,如果把安娜自杀的部分作为全篇小说的高潮的话,那站在这最高点上俯瞰的不是托尔斯泰,而是死神。 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整...  

评分

浮冰下的深河 人的生活就像安排在江面浮冰上的一场筵席,当冰面仍然冻结的时候,每个人都感觉这场筵席是在坚实的地面上进行着,并将永远这样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只有当冰面澌溶、开裂的时候,人才仿佛忽然发现,原来生活的基础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坚实安稳,一直以来的平稳...  

评分

借着最近上映的这部电影,本想写几句简短的影评,可是赫然发现,短不了。 《安娜·卡列尼娜》,相信很多读过它的人都和我一样,与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遥远的中学时代!而那时,不谙世事几许的我们又能真正读懂托老字里行间的多少呢?想来,当时那份对大部头的敬畏...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读这部大部头经常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境地,尤其是列文那条线。但列夫托尔斯泰是当之无愧的小说圣手,写安娜偷偷看望谢廖沙和安娜卧轨,直叫人想跪下去。安娜的死应该是早已埋伏好的线,在她和弗伦斯基初遇的月台她看见一个被火车轧死的人,这也很有宿命的意味。不知道王安忆安排王琦瑶死亡结局的时候是否也参考的安娜的死亡?以及,对卡列宁这一人物,我个人不能认同大部分的文学评论。

评分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一个人没有过不惯的环境,特别是如果他看到周围的人都过着同样的生活。 在列文为灵魂而活的自我思考中戛然而止 第七部 十二 对列文与基蒂的描写简直太生动了

评分

看得要抑郁了,还好托尔斯泰在最后停笔了,安娜是真的悲剧,但更心疼的是列文,感觉他的归宿要么是自杀要么是会痛苦过完这一生吧。

评分

可以。

评分

读了前20页,感觉挺符合我的胃口。大文豪名不虚传。 上册读了三周,下册读了三个月。 翻了下草樱的译本,感觉还是周扬谢素台的看得流畅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