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者,他景仰华夏绵延悠久的文化;作为政客,他图谋中国地负海涵的资源。他品评的对象从黎民百姓到达官贵胄,他探访的足迹从偏僻乡里到繁华大都。旁观者清,德富苏峰在他的漫游日记里,用战略家的眼光评述近代中国的潜力和弊病。为我们讲述他眼中的100年前的中国社会生活、民俗风情。
德富苏峰是是日本著名的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和评论家,被称为继福泽谕吉之后日本近代第二大思想家。他在日侵华战争时以“言论报国”,鼓吹“皇权中心论”和“超国家主义”,为侵略战争效力。战后,他在东京审判中被以甲级战犯身份拘禁于自宅内,后因美国主导的审判不了了之又被解除拘禁。德富苏峰一生著述三百余册,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过程,他的思想至今仍影响着日本政坛的右翼势力。
文/文小妖 德富苏峰和德富芦花两兄弟,同为享誉日本文坛的学者,其思想却是大相径庭。一个鼓吹战争,一个坚持和平,思想不同,导致兄弟俩断绝了往来十多年。 我曾读过德富芦花的散文,幽深静美,文字里透着灵气,有股与世无争、不染凡尘的风骨在里面。而德富苏峰的文章则大多是...
评分文/文小妖 德富苏峰和德富芦花两兄弟,同为享誉日本文坛的学者,其思想却是大相径庭。一个鼓吹战争,一个坚持和平,思想不同,导致兄弟俩断绝了往来十多年。 我曾读过德富芦花的散文,幽深静美,文字里透着灵气,有股与世无争、不染凡尘的风骨在里面。而德富苏峰的文章则大多是...
评分文/文小妖 德富苏峰和德富芦花两兄弟,同为享誉日本文坛的学者,其思想却是大相径庭。一个鼓吹战争,一个坚持和平,思想不同,导致兄弟俩断绝了往来十多年。 我曾读过德富芦花的散文,幽深静美,文字里透着灵气,有股与世无争、不染凡尘的风骨在里面。而德富苏峰的文章则大多是...
评分文/文小妖 德富苏峰和德富芦花两兄弟,同为享誉日本文坛的学者,其思想却是大相径庭。一个鼓吹战争,一个坚持和平,思想不同,导致兄弟俩断绝了往来十多年。 我曾读过德富芦花的散文,幽深静美,文字里透着灵气,有股与世无争、不染凡尘的风骨在里面。而德富苏峰的文章则大多是...
评分文/文小妖 德富苏峰和德富芦花两兄弟,同为享誉日本文坛的学者,其思想却是大相径庭。一个鼓吹战争,一个坚持和平,思想不同,导致兄弟俩断绝了往来十多年。 我曾读过德富芦花的散文,幽深静美,文字里透着灵气,有股与世无争、不染凡尘的风骨在里面。而德富苏峰的文章则大多是...
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日本人写的这本书,看看百年前的中国风俗人情,日本人有时候还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没有全部看完
评分1. 可以看到百年前的中国景象,外族对中国的野心,哀叹。 2. 对民族性格的观察颇为深入,诸如投机主义、形式主义、外儒内法,不一而足。 3. 其在武昌的经历颇有趣:“终于有机会体会一下武昌的人力车,它的粗暴劲儿还真是惊心动魄啊。我有幸逃过一劫,做导游的橘君竟然被颠簸到地上去了。这也真是一绝了。”原来武昌公交车司机的高超技术是古已有之,笑岔了。 4. 在灵隐寺砍手杖,在林和靖墓前折梅枝,行为恶劣。
评分翻得挺好,起码,中华书局那版被网友揪出来的几处代表性错误,全都妥当。就当素描式日记翻翻好了,实在受不了作者的满洲主人翁姿态,傲娇个啥?杂是特长,从北到南,风景人物,政治文化,中日之差,名人轶事。天晓得这书今年怎么钻出来的。
评分本文作者德富苏峰先生,被誉为日本的梁启超,前半部分的游记,是清末军阀时期景点和中国见闻的描述。后半部分的中国国民性论述,读来倒是酣畅淋漓。
评分无意中在图书馆看到日本人写的这本书,看看百年前的中国风俗人情,日本人有时候还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没有全部看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