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译人生三书”之一种,由法国著名作家莫罗阿写就,傅雷先生翻译而成。
包括四个真实故事——歌德写就《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作者的某个同学交往贵妇的故事、英国著名女优西邓斯夫人及其女儿的故事、英国著名小说家爱德华•皮尔卫—李顿的爱情故事。
恋爱孕育创造力,足以产生伟大的艺术;恋爱也足以养成平凡性,造成苦恼的纷纠。书中四个故事,皆系真实史绩;其主人公的一生,皆因一场恋爱而改变。
安德烈·莫罗阿(1885—1967,又译奠洛亚),法国著名作家,其传记作品资料丰富,严谨有据,具学术价值;同时又文字优美,生动细致,具高度的艺术性与文学性。1939年入选法兰西学院,成为四十名“不朽者”之一。
傅雷(1908—1966),以翻译家见知于世,译文信、达、雅三美兼擅,传誉译林,卓然一家。所译皆世界名著,抉择谨严,影响巨大。其立身处世,耿介正直,劲节清操,一丝不苟,兼备中国知识分子传统品德与现代精神,堪称典范。文革殉难,举世景仰。
此刻胆敢以微薄的力量抽离关于此书的记忆,它已消失于脑海中并化为长久地存在。还记得阅读的时候,是多麽的一种享受,如一坛老酒使人沉醉其中,如妩媚的女子不舍不弃。莫要感叹作者的巧妙的结构,迷离的隐喻,勾人心魄的叙述,更莫要感叹译者恒久的韵骨,殚精般再造世界的力量...
评分王尔德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模仿艺术远过与艺术模仿人生。的确,人生模仿艺术有太多的无法确定,可能会让人一夜成名,也可能让人随着世俗的影响而渐渐无闻老去。就像本书的主人公一样。 作者的朋友,勒加第安,曾经是作者的精神“偶像”,一个有着伟大梦想的年轻人...
评分 评分第一个故事里 为了文学而牺牲的夏绿蒂夫妇的形象 他们不明白文学 所必需的渲染和夸张 为此 责备歌德不顾情谊 可是曾经歌德受到的 那些爱情的苦楚 他们也无从体会吧 歌德将这些情感 寄托在少年维特的故事上 把往事写成书 亦牺牲掉了 自己对夏绿蒂的爱 所以说 不如意的爱情 也不...
评分认识到爱情力量的多重性,知道爱情蕴含的激情甜蜜和沉静悲伤。作为生活一部分,人人都会遇到,却因人不同,爱情或凝结出艺术,或毁掉前程,或造成别人生活的悲伤,或堕为生活的毛疵。以艺术的心态适世的对待爱情,终不至于走向毁灭,更能品尝其中艰辛,甚或得到艺术的生活,生...
朝阳公园书市无意间买的,四篇中篇小说,作者写的深刻细腻,译者译的优美流畅!
评分莫洛亚的作品挺合我脾胃,延续了法国人罗曼蒂克的基因,又能别出机抒。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男女情爱亦然。世事往往如鱼与熊掌的选择,得失参半……第一个故事歌德因得不到所爱,反倒成就了一代文豪;第二个故事主角终成眷属,却消磨了天赋之才落得个平凡。无怪乎中国道家有: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一部精巧的短篇集配上大师的译文可谓相得益彰,书中对各人物名的旧译另补以新译这点也使读者感到贴心。
评分牺牲与成全,牺牲与阴谋,背叛与挣脱。 不爱,便是要恨吗?
评分四个爱情故事,爱情百态。第一个歌德创作维特的历程,第二个巴尔扎克导致青年错误价值青年失败人生。挺有趣的。角度新颖。
评分前年初夏读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书中几次提到了《恋爱与牺牲》这本书,由此结缘。然而打开它却是在一年半以后了,依旧是在图书馆把它读完的。 书中讲了四个故事,年轻人因恋爱而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据傅雷先生的《译者附注》说,故事“皆系真实史绩”,然而行文如同小说,阅读间时有现实与虚构、艺术与人生交织之感。 初读下来,我觉得第三篇《女优之像》是最好的,在这个故事中看到了一个庄重、宽容而理智的灵魂。并且,因主人公的这些美德之故,不幸亦使她崇高,令人肃然起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