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一位敬仰已久的人,宛如一次朝圣。《卢瓦河畔的午餐》就是记录这样一次“朝圣”的几个小时。作者造访的主人,就是法国著名小说家朱利安·格拉克。当年,他曾因获龚古尔大奖却拒受而掀起很大的风波。他的第一部小说《阿尔戈古堡》被布勒东赞誉为其所“梦想的第一部超现实主义小说”,这部作品亦为王道乾先生的翻译遗稿。用一本书记录几个小时的“午餐”,有爱丽舍宫,有拉斐尔前派画家,有罗兰·巴特,有阿拉贡,乃至伽利玛夫妇和法国总统密特朗……两个人的对话,貌似漫无边际,却在不经意中拉开了20世纪中叶的巴黎文化风景。全书只有简单的叙事,但平淡的言语里不时闪现思想的睿智之光。
一个老人,一幢比他还古老的房子,和一条比房子还古老的河。 “学习阅读便要如此,要熔于熔炉之中,要学会狂热和灼烧。要懂得欲求这样一种缺失,这样一种门槛尽处的昏眩。” (似乎对于任何事物的狂热与执着都是如此,描写的那样一种昏眩感很贴切) “什么也不会发生了,这恰...
评分一个老人,一幢比他还古老的房子,和一条比房子还古老的河。 “学习阅读便要如此,要熔于熔炉之中,要学会狂热和灼烧。要懂得欲求这样一种缺失,这样一种门槛尽处的昏眩。” (似乎对于任何事物的狂热与执着都是如此,描写的那样一种昏眩感很贴切) “什么也不会发生了,这恰...
评分此书是巴黎丛书白色系列的第七本,分为两部分:卢瓦河畔的午餐和格拉克笔记。 看完这本书,可能仔仔细细的话顶多也就是五六个小时。可是真正要理解他们谈话的内容,其间涉及的法国作家,戏剧家,诗人,恐怕需要比五六个小时多得多的时间。 好在勒吉尤,这个对格...
评分说实话,看前半部时,我老处于跳脱状态。菲利普写的不可谓不好,但大概是跟译者的文风有关系吧,我总觉得整体风格比较“文艺青年”,而且遣词用句常常让我想起王道乾或者安妮宝贝。这种挥之不去的感觉严重影响了我的阅读状态。 到了后半部分,很对我胃口。我也确定了之前的猜想...
评分文:[英] 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 译:刘 雯 小说家既然是知识分子,写书的人,就应当对当下文学界的事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种看法在本世纪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至少在学术界如此,我收阅的某些信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们想当然认为我对现代小说、文学理论以...
优雅的文笔,优美的译文.呓语.可惜后面文学评论看不懂
评分前半部分过于梦幻,可忽略。格拉克的手记真乃神笔!
评分据说有个好翻译......那么大概是原作和我气场不合吧......半途而废反正也
评分据说有个好翻译......那么大概是原作和我气场不合吧......半途而废反正也
评分相比而言,更喜欢后半部分格拉克的只言片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