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白岩松 新闻 传记 传媒 人物 随笔 访谈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岩松二十年央视成长记录 一个时代变迁备忘
正襟危坐,西装革履,些许严肃,微皱眉头,这是白岩松的公众形象,这或许与我们时下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点格格不入,但他敢于迎接挑战,追寻着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忧心忡忡地关注着种种社会问题和现象,冀希着社会更加美好。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从1993年到2013年,这20年的中国电视新闻经历了非同寻常的20年,从电视新闻杂志、直播连线到新闻评论,电视新闻的传播语态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作为这20年中国电视新闻变革的亲历者,集记者、主持人、制片人和新闻评论员于一身的白岩松与这个时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是白岩松的20年央视成长记录,通过白岩松讲述这20年里他所亲历的故事、他所关注的新闻和人,来打量、记录他,更重要的是,记录这个变革的时代。
白岩松: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新闻周刊》、《感动中国》、《新闻1+1》等节目主持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邹煜: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有声媒体语言研究中心任职。
白岩松的随笔集,按照年代大事记流程化的文笔,相对而言水均益的益往之前更加贴近生活和没有隔阂感。是个人的日记的感受。
评分白总自述的口吻写的这部书,包括了他自己二十年的成长记录。在成长的过程中,他经历一段人生对我很有启发,就是自己对工作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会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判断一个节目的好坏,心情好,坏的节目也是好的,心情糟糕,好的节目也看着不顺眼,后期解决的办法就是投票制,自己只有一票。我觉得这个可以用在自己的工作当中,广开言路么。
评分一共读过四本媒体人的书,不同的领域和平台,即使都是主持人,也仿佛是截然不同的工作~信息量很大,都可以算是央视新闻领域的编年史了,很赞,有点难读不过真的值得推荐
评分【2015年第20本】1、创意来自于大量的占有事实:只有当你大量的占有资讯和事实的时候,创意才会诞生,没有创意往往来自于掌握的信息太少,掌握的相关的可比较的东西太少,因此就没有独特的东西。请注意,创意来自于勤奋和掌握大量的事实。 2、我们总想求全,求全是一个最大的障碍。 3、请问头条是什么?头条是30%-40%的天生的头条,不用我们确定,傻子都知道。我们的难度不在于拥有天生头条的时候,傻子都知道做那个,难度就在于没有天生头条的时候如何确立头条。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开始行动。”
评分不如大学时候看他的痛并快乐着一般的激动,这个主持人逐渐的沉稳下来,我也成熟起来。
第一次接触白岩松是从老爸那里,从《东方时空》起步,迈进《新闻周刊》,期待每周六那仅有的30分钟的节目,从他深邃的眼睛里,仿佛能看出睿智的思考。 从记者到制片人到辞去制片人再到新闻评论员,老白的这二十年是我们二十四五这些年轻人很好的一个榜样。很遗憾因为年龄的关系...
评分书收到了和想象中一样,样子厚重,文字沉重,处处充满了智慧。这本书还让我更加认识到,不但要读书,且要读好书。试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能够认真的耐心读一本书,更何况一字一字的写出40万字,这本身就是一种修为。而且确实很便宜,40万字啊!
评分白岩松表示纸媒不该变成资讯供应商,“今年我去德国时,最大传媒集团的老总每天早上依然看报纸,他说不是看资讯,而是看经过了一夜新闻的发酵。资讯经过了一夜的互联网、电视广播的报道,人们早已知道这个事情本身,第二天早上翻开报纸的欲望是什么,是了解这些事实的本身吗?...
评分 评分我经常在网上买书但我很少写评论。但是白岩松新书,想写下。看了他的书,让我感觉自己可以站的更高,看的再远一点。让我感觉我的视野应该放宽些。他教我要常常省视自己的内心,让我明朗努力工作是生活一乐,但是懂得欣赏路上风景更是一种生活品味,停下来,感受那些好听的好看...
一个人与这个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