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孙玉胜
出品人:
页数:446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3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95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新闻
  • 新闻传播
  • 电视
  • 孙玉胜
  • 传媒
  • 电视语态
  • 中国
  • 记者
  • 时间
  • 成长
  • 回忆
  • 人生
  • 经历
  • 反思
  • 故事
  • 岁月
  • 变迁
  • 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在业内被誉为“入行必读”,是传媒文化的新经典,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传媒学子必读书。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的背景下,讲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栏目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那场始于1993年的电视新闻改革,是从探索对电视观众新的“说话方式”,即新的电视语言叙述方式开始的。作为央视新闻改革的领军操作者,作者回顾了电视人的理念与激情如何具体化为崭新的电视理念——重新检讨电视与观众的关系,重新认识电视的“家用媒体”属性,重新定位电视的叙述态度和叙述技巧,乃至改变电视的语态。由此改变对历史的记录方式。

本书叙述的是十年中的事,但不是十年史。它记录的是改变的过程、背景、追求和检讨,以及作者自己对一些电视理念的注释和解读,及十年改革经验的省思,既有文化大众希望知道的往事细节,又对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和传媒从业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名家推荐:

《十年》是孙玉胜在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实践风气之先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创新的电视新闻理论精品力作,曾深深影响了中国电视新闻,改变了电视新闻的语法与话语体系。修订版将延续这种影响力,深层次推进中国电视新闻专业精神的回归和提升——特别是价值体系的创新和建构。

这本书不仅对当代新闻业者有共时性价值,而且对下一代新闻从业者,即新闻传播学子更具历时性意义。

——胡正荣(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身为一线的实践者和领军人,《十年》作者为央视新闻改革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留下了完整、生动、有理论思考、难能可贵的记录。他本人也已经成为这段历史重要的一部分。

—— 徐泓(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重读《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不仅是往事回忆更是前路求索;走近新闻常识,重装出发再十年……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孙玉胜,吉林敦化人,1960年生。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同年入中央电视台。历任新闻评论部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现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1993年以来,参与创办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新闻调查》等栏目;1997年以来,参与策划了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相逢2000年、2008北京奥运会等大型电视直播报道。1993年获首届“韬奋新闻奖”,1995年当选“中国十大杰出青年”,1997年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

2009年7月,参与组织策划中央电视台新一轮电视新闻改革,先后改版了新闻频道、中国新闻、英语新闻频道、晚间新闻和新闻联播。

目录信息

前言 朝发夕至 路上十年
第一章 用兵早晨 1993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设计早间
从“新太阳”到“东方时空”
“特区”里成长
改造我们的语态
理想者部落
第二章 移师晚间 1994
开赴黄金地带
真诚守望来者
事实中的深度监督的力量
舆论生态平衡
第三章 我看电视 1995
从远处看
从近处看。
过程与悬念
建立媒体权威
建立媒体尊严
第四章 另类实验 1996
引进“谈话”
谈话的风险
谈话为什么被忽略
走向“调查”
第五章 感悟直播 1997
香江遗憾澳门拾遗
锁定主体
动魄瞬间
前方记者
第六章 事件突发 1998
见证突发事件
前沿接触
发,还是不发
快反与引导
第七章 再看电视 1999
家用媒体
技术媒体
主持人媒体
制片人媒体
第八章 意外发现 2000
频道专业化能走多远
付费电视意味着什么
制播交换障碍何在
第九章 时空改版 2001
艰难调整:定位生活空间
千期改版:打造“新闻杂志”
二次改版:“时空”150分
三次改版:《时空连线》《面对面》
第十章 检讨十年 2002
现在开始播报
评论:内容还是形态
不可失落的新闻性
远去的“线人”
直播未来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在看完《十年》的第一个晚上便十分应景的走入了一场关于制作新闻节目梦境。梦境中的我扛着摄像机,拿着麦克风艰难的跑向事发地点。找当事人、采访围观群众,连线主播,直播现场情况… 读完整部《十年》,整体的感觉就是一以贯之。虽然作者孙玉胜是按照年份的时间顺序来记述的,...  

评分

宏观:中国电视行业的现在与未来 (孙玉胜是个实在人,有一说一,不含糊也不虚幻。他又是一个摸爬滚打于电视圈的人,用一部《十年》,把自己对电视的理解一一阐述。我将这些阐述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部分,以期领悟前辈心得。) 在开始...  

评分

1993到2003 以央视新闻发展为蓝本,记录若干次的重大历史电视事件。 期待孙玉胜先生的下一部力作。

评分

读罢《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心中仿佛总有一股潜流在暗涌,作者孙玉胜的笔调是平静的,内容却是鼓舞人心的。书中将大量详实可信的事实及的深入浅出的新闻理论嵌入中国电视新闻10年发展变革,让我无论是从知识上还是精神上都汲取颇丰,经整理我对作者在如下几个问...  

用户评价

评分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次草稿。

评分

在电视媒体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这本近乎十年前写的书,到现在仍有其突出的阅读价值。十年,除了是回顾改变语态的十年,也是思考展望未来发展的十年。书中所说的推行付费电视,成熟的前线记者团队等当初还非常陌生并似乎遥不可及的概念,到现在早已实现并发展相当规模。其中可见作者的深厚基本功力和超前发展思维。那么多我们现已习以为常的事物,都是由无数前辈的无数个不可能突破创造而成。

评分

必读经典!!!!

评分

昨天列了一下自己今年读到的几本好书,再加一本。对比之下,前些时间看的新闻评论部某人的书那分数还真是没打低。

评分

在电视媒体这个飞速发展的领域,这本近乎十年前写的书,到现在仍有其突出的阅读价值。十年,除了是回顾改变语态的十年,也是思考展望未来发展的十年。书中所说的推行付费电视,成熟的前线记者团队等当初还非常陌生并似乎遥不可及的概念,到现在早已实现并发展相当规模。其中可见作者的深厚基本功力和超前发展思维。那么多我们现已习以为常的事物,都是由无数前辈的无数个不可能突破创造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