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斯波义信, 1953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之后进入本校文学部研究生院,研究中国经济史。1962年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熊本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大学、国际基督教大学。1991年任东洋文库理事,2003年被评为日本学士院会员,2006年获得“文化功劳赏”,2007年任大阪大学名誉教授,2009年起担任东洋文库理事长。著有日文专著《华侨》(1955)、《宋代商业史研究》(1968,有中、英文译本)、《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1988,有中译本)、《中国都市史》(2002,本书即为中译本),英文专著The Diversity of the Socio-economy in Song China , 960-1279(2011),与人合编《中国社会经济史用语解》(2012)。
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社会的延续,这似乎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印象和看法,本书认为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正与此相反,在中国,都市的存在无论从社会角度还是历史角度看都是一种普通现象。作者一改以往的都市史研究多从行政的侧面探讨都城到县城功能的研究路径,重点从中国式都市的“中国特色”方面来讨论,聚焦于经济活动和民众文化,梳理了中国都市的历史、体系,并详细剖析了汉口、宁波和上海、佛山等几大都市的案例。在具体的论述中,对市场体系和社会组织的关注贯穿始终,呈现出一部区别于“行政都市史”的“经济和社会都市史”,因此成为都市史研究的名著。
-----------------------------------------
这是一本由著名中国商业史权威撰写的精彩无比的专业书。作者对中国市镇的考察显示出本领域其他书籍难以比肩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它也是一本令人兴趣盎然的历史读物。
——周绍明(Joseph P. McDermott,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教授)
综合考察市镇与城郭聚落,可以窥见中国都市史的全貌。“只看长安或北京无法了解中国的都市史”,本书作者为中国城市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解读。
——桦山纮一(东京大学文学部西洋史系教授)
本书重新发现了中国历史上自然生成的“商之中国”、“自治之中国”的古今源流,引人遐思。
——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教授)
作者是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初读他的一篇文章是“宁波及其腹地”,被收录到《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作者试图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市相比较,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对此的思考顺序归结为三点:人口众多、人口密集、都市性及其发展过程,这三点分别属于人类生态学、社会组织...
评分作者是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初读他的一篇文章是“宁波及其腹地”,被收录到《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作者试图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都市相比较,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对此的思考顺序归结为三点:人口众多、人口密集、都市性及其发展过程,这三点分别属于人类生态学、社会组织...
评分全书对中国都市史的进程、都市的空间论、都市的体系、都市的社会结构以及都市的详情,做了全面的分析。该书在研究方法上是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于杨宽先生的《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是从考古的角度剖面分析古代都城的布局。在研究内容上不同于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
感覺不像「史」,更是許多個案的綜合且仍待形成體系,不過很多觀點很令人信服,比如內河經濟、官僚都市與經濟都市,比如寧波進軍上海。#2015緩緩讀#064
评分着重于都市的研究,所以偏后期,举的几个例子还不错。
评分很历史学的写法,介绍几个小城镇向都市化形成的过程和机制
评分算是一本著名的大作了,值得一看
评分准备写这本书的书评。。。大家不要跟我抢哈。我好久没米下锅了,就瞅着书评稿费度日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