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的思索,讓人曉得自己其實可以更好。
盡頭,常在遠方,有時候卻是現實。
探究盡頭,為的是眺望遠方與抵達遠方的喜悅,是試圖超越此時此地此身的努力。
以盡頭為坐標,反觀現實,則可發現我們身處何時何地,我們遺忘瞭什麼,錯失瞭什麼。
作傢唐諾,將縈繞多年的念頭付諸筆端,以獨有的詩性而思辨的語言,鑄成四十五萬字的鴻篇巨製。關於遠方,關於寫作,更關乎我們身處的現實。
極限的思索讓我們箭一樣射嚮遠方,但注視它實際上的力竭停止之處,轉而追究它“本來可以發生卻為什麼沒發生”、“已堪堪發生卻退迴去復歸不會發生”,則讓我們老老實實落迴此時此地來,這比較迫切,也有更多不舒服的真相,尤其是人自身的真相。
事物在此一實然世界的確實停止之處,我稱之為盡頭。在這裏,一次一次的,最終,總的來說,揭示的是人的種種真實處境。——唐諾
唐諾
本名謝材俊,一九五八年生,颱灣宜蘭人,颱大曆史係畢業。
不是專業球評,早期卻以NBA籃球文章廣為人知。
不是專業推理小說評論者,著有“唐諾風”的推理小說導讀。
不是專業文字學者,著有《文字的故事》一書,同年囊括颱灣三大好書奬。
唯一“專業”的頭銜是作傢兼資深讀者,著有《世間的名字》《在咖啡館遇見14個作傢》《閱讀的故事》《讀者時代》《文字的故事》《唐諾推理小說導讀選》等。
从旧历过年前就怂恿老李买入的这本尽头,有板砖的厚度,一共664页,其实我没有信心能把它读完。不过由于这本书已经超出了我的借阅记录了,所以只好把它划在老李的名下借出,从此之后,我只能快快读完,免得每次看到他都被追债。大概看了前两篇后,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转向其他的书...
評分一句话概括:华语世界散文新高峰。 读后感: “起步后,把《尽头》每一篇当做一条跑道,打开五官,加入自己的理解,敏感于途中的任一触动,如此看它能叫出自己什么来。是否与上路前比,叫出一个比之前强大、坚稳、绵密、丰厚的自己?如果没有,也无妨。思辨加诗性语言的行文,...
評分多年前福山那本《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作为一种对历史意识形态过于乐观的预测,如今更多是作为"失败案例"来提起。然而,跨过意识形态层面,这一论题所质疑的后工业社会中人类处境的问题,并没有过时,或者说,在表层的意识形态之争已经不再成为第一要务的地方,其拷问之本质...
評分说明 尽头,这次这个书名倒是我自己取的,没有麻烦任何人,惟实际的内容绝没有此一书名显示的这么“巨大”,当然更不会像看起来这么悲伤这么抒情。 不是所谓的全书主题,这只是这两年半书写时间里自始至终徘徊脑中不去的有用概念,我以为是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不管当下想...
評分还未读,之前读了他的《眼前》,读完觉得有一定趣味性和追求表达的精细。但相比阿城的伞落有致和呼吸感,我更喜欢阿城些。唐诺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为啥豆瓣要求书评对于140个字,不是139也不是141。规定真令人讨厌。 写到现在也没有140字,如果换作唐诺,肯定轻轻松松一句话...
一天晚上我竟不小心順瞭本書(真的是不小心)……索性讀瞭幾頁,嗨!第二天一大早趕緊給還迴去瞭╮(╯▽╰)╭
评分突然想到現在已經鮮有試圖去說大問題的散文瞭。魯迅和薩特那節確實不錯,尤其加繆批判薩特“把扶手椅順著曆史的方嚮擺放”,去和一隻死去的獅子搏鬥以便填上英雄的空位比隻是寫齣真實的人的處境要簡單太多瞭。
评分真是長話不想短說
评分當代華語世界算是難能可貴,我也想寫一本,可惜沒時間
评分一場潰不成軍的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