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學概論

印度哲學概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紀文景/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世紀文景
頁數:21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9
價格:3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15361
叢書系列:梁漱溟作品集
圖書標籤:
  • 梁漱溟
  • 哲學
  • 印度哲學
  • 佛教
  • 哲學
  • 文化
  • 哲學史
  • 佛學北京大學講義
  • 印度哲學
  • 哲學史
  • 吠陀哲學
  • 佛教哲學
  • 印度教哲學
  • 奧義書
  • 瑜伽哲學
  • 正統哲學
  • 邏輯學
  • 認識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紀念一代宗師、20世紀中國知識人的楷模梁漱溟誕辰120周年,梁漱溟作品最權威文本再添新作。

★梁漱溟北大講義,少壯時期力作,開印度哲學研究學院式研究先河,至今仍為典範之作。

本書原為梁漱溟於1918—1919年在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印度哲學課程期間的講義,後經修訂由商務印書館齣版。全書分“印度各宗概略”、“本體論”、“認識論”、“世間論”四篇,全麵介紹瞭印度哲學各宗的思想及其與佛教的關係,開啓瞭學院派研究的先河,是中國現代印度哲學研究的典範之作。此次據1922年第三版重新整理。

著者簡介

梁漱溟(1893—1988)

20世紀中國最具獨立風骨及知行閤一的思想傢、社會實踐者。原名煥鼎,字壽銘,又字漱冥,後以漱溟行世。早歲信佛而後歸儒亦信佛;以中學學曆而執教北京大學。壯年辭去教職,長期從事鄉村建設;發起民盟,為調停國共奔走呼號。1949年後屢受批判而始終不屈,傲然宣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一生以“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相號召,在兩個問題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問題,即人為什麼活著;二是社會問題,亦可雲中國問題,即中國嚮何處去。主要作品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圖書目錄

題 記
第一篇 印度各宗概略
第一章 緒論
一 古代典籍
二 宗計繁齣
三 諸宗與佛法
四 諸宗比較
第二章 諸宗概略
一 彌曼差派
二 吠檀多派
三 僧佉派
四 瑜伽派
五 吠世史迦派
六 尼耶也派
七 餘宗
第三章 佛教概略
一 佛陀
二 乘藏教相
三 宗傳部彆
第四章 印度各宗與宗教
一 諸宗與宗教
二 佛法與宗教
第五章 印度各宗與哲學
一 諸宗與哲學
二 佛法與哲學
第二篇 本體論
第一章 一元二元多元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唯心唯物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超神泛神無神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果一異有無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有我無我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六章 空有論有性無性論
一 佛法相宗
二 佛法性宗
三 兩傢爭持之辨解
第三篇 認識論
第一章 知識本源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知識界限效力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知識本質之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因明論
一 尼耶也派
二 佛法
第四篇 世間論
第一章 宇宙緣起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二章 人生之說明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三章 我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四章 法之假實有無問題
一 諸宗
二 佛法
第五章 修行解脫論
一 諸宗
二 佛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把教材寫成教輔資料瞭,一部分是梵語、佛經漢語入門練習參考,一部分是佛經語言對小乘漢語佛經文獻重新敘述,對文獻不熟的讀者相當不友好,問題和框架不算太清晰。但精彩之處還是屬於他對中國的認識,說世俗就是於無自性處時時有自性,拍案。

评分

把教材寫成教輔資料瞭,一部分是梵語、佛經漢語入門練習參考,一部分是佛經語言對小乘漢語佛經文獻重新敘述,對文獻不熟的讀者相當不友好,問題和框架不算太清晰。但精彩之處還是屬於他對中國的認識,說世俗就是於無自性處時時有自性,拍案。

评分

把教材寫成教輔資料瞭,一部分是梵語、佛經漢語入門練習參考,一部分是佛經語言對小乘漢語佛經文獻重新敘述,對文獻不熟的讀者相當不友好,問題和框架不算太清晰。但精彩之處還是屬於他對中國的認識,說世俗就是於無自性處時時有自性,拍案。

评分

2020.1.11

评分

把教材寫成教輔資料瞭,一部分是梵語、佛經漢語入門練習參考,一部分是佛經語言對小乘漢語佛經文獻重新敘述,對文獻不熟的讀者相當不友好,問題和框架不算太清晰。但精彩之處還是屬於他對中國的認識,說世俗就是於無自性處時時有自性,拍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