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1949-1969年)的传记。
陈先生学贯中西,文史兼通,
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境界。
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
深为国内外学人敬重。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根据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的采访资料,
详尽描绘了陈先生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坎坷经历,
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八手
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
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品的内涵,
提出了不少颇有说服力的见解。
这部也许沉重的作品,能给读者许多启示。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修订本)》1996年初版。此次修订再版,
作者参考了近年发现的新材料。新研究,
在“时代与入”的一些节骨眼上,
新注入近年治学的思考与心得,
并补入当年尚未知晓的一些重要史迹。
陆键东,广东南海县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知识分子历史、明末清初史事、近代岭南文化演进史等课题的研究。2007年,受邀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获聘为法国人文科学之家、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世界尽管喧嚣复杂,却还有这样一种人,固守着自己的倔强。 他们的学问高深如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们的率性执意坚贞,后辈之人望尘莫及。 内心没有浮躁的彷徨,却纯真倔强如同孩子。 从拒绝国民党的专机到拒绝与共产党的合作,包括在文革期间要求毛泽东作书面保证,都遵从...
评分如果不是Jane同学买了本《陈寅恪的最后20年》,我大概要再过好几年才知道这位大师的名字。有一次上课,不知怎么提到这本书,老师认真纠正了陈寅恪这个名字的读音,之后对这个名字便多了一分注意。知道是大师,但具体怎么个大师法,却没心思去弄明白。过了几年,听某人说终于买...
评分在冷酷的现实和政治生活的肆意扭曲中,虽然可以保持人格的独立,可以每日头枕学术的梦想不闻窗外的喧嚣和熙攘,可以获得短暂的心灵上的超脱,甚至可以“夺取”精神上的胜利。然而,即使是大师也只能是在压抑中奏一曲命运的悲歌。 陈寅恪不是什么英雄,他只能是个卫道士...
评分页85 脚注[1] “徐森玉”误为“徐森王”。 页131 “寅恪少时家居江宁头条巷” 案:头条巷今位于南京秦淮区,不知还有故居否? 页345 末行“容庚与容肇祖皆成为卓有见树的古文字专家” 案:“见树”应为“建树”。
评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部传奇传记的重生 凤凰网读书频道《读药》周刊独家专稿,如无授权,请勿转载。 文/严杰夫(独立书评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句话用来形容新版《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出世”可谓是再恰当不过。还记得1996年《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一书刚出版时...
作者个人抒发的感情太多太滥了
评分再版重讀。亭林詩"為問黃巾滿天下,可能容得鄭康成?"鄭玄傳:自徐州還高密道遇黃巾賊數萬人見玄皆拜相約不敢入縣境。則黃巾能容而赤賊不能容,甚而不如清廷之遇亭林矣。
评分作者哪里是在写书,明明是在倾诉感情。要是能删去过多的感叹语句,就再完美不过了。
评分珍贵的历史记载,崇拜作者······真不容易。
评分昨晚看这个一夜没关灯……《大师》系列纪录片里关于陈老的那集,显得过于单薄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