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周誌強 社會思想 這些年我們的精神裂變 文化 社會學 值得一讀 南開 周老師的書,很想讀一讀
发表于2025-02-02
這些年我們的精神裂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本書匯集瞭近幾年來作者對中國社會各種問題的觀察和思考,也是一個學者心路曆程的寫照。中國社會在飛速地改變,這改變正在重構著我們每個人的精神世界,讓人看得見卻未必看得清。技術改變生活,物質極大豐富,而我們想象生活和體驗生活的方式卻日漸萎縮,理想主義開始變得可笑而遙不可及。 迴到現場,試圖找到分裂的原點,正是作者的齣發點。
“2010年有一部有趣的電影叫做《人在囧途》,裏麵的那個傻乎乎而充滿瞭良好品性的人最終在飛機上——而不再是窘睏的囧途中,以令人吃驚的‘老闆’形象齣現在觀眾麵前。
在現實的層麵上,到底有多少人有可能和有機會擺脫囧途踏上飛行之路呢?
而關鍵是,又是多少人願意、敢於和直麵這種可能性在不斷被損減的境況呢?
這些年來,我們的精神不斷地警惕著意識形態的訓導,卻能非常自覺地接受這種“浪漫主義”文化想象的喂養。
這些年來,我們隻在個人遇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抱怨這個命運或者社會體製,卻在形而上的層麵不再想象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
這些年來,我們原來越多地懂得心理健康,越來越多地知道心靈治療的意義,一到假期就四處奔跑,尋找那些聖潔或者純真的境地,卻在總體上變成瞭隻懂得一種看待生活方式的偏執狂。
如果一個人精神分裂,可以交給大夫。如果一個時代在精神分裂,那麼,重走一遍這些年的心路曆程,來一次自我新啓濛,或者是無法避免的事情吧?”
作者題記
周誌強,1969年齣生,山東濱州人。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語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圖書評論》執行主編(2010-);中華女子學院特聘教授;明道大學客座教授(颱灣)。目前主要從事文藝美學、中國大眾文化與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
有幾篇寫得精彩極瞭,但是整體太學究。
評分很好的書
評分1、通篇都是“意見”,不是邏輯完備的真理。作者太受法國知識分子影響,而且批判話語未超齣8、90年代;2、作者有強烈的啓濛衝動,仍然試圖通過批判去改造大眾,卻不知大眾與哲人有判然之彆,再強烈的批判也隻會淪為“想太多”;3、有一些對具體的電影、文學、現象的評價較為精彩,因此本書倒也有助於談資。
評分有幾篇寫得精彩極瞭,但是整體太學究。
評分很好的書
日期:[2013年10月13日]版次:[GB22]版名:[社科]稿源:[南方都市报] http://epaper.oeeee.com/C/html/2013-10/13/content_1949577.htm 张慧瑜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 这些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尽管这种变化在一种静悄悄的氛围中弥散开来。一方面中国经济、国家实力在全...
評分来源: 李飞的日志 大概三四年前听了周志强老师某次讲座,之后一直关注周老师。周老师的文化批评文章,我基本都是读过的。周老师这本《这些年我们的精神你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后文简称为《这些年》)在今年的9月刚一出版,我就迫不及待地买来,狼吞虎咽地利用闲暇时间...
評分经常有人用《双城记》中的一段话来描述今天这个时代:“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
評分一直以来常常会感受到一种“抽象”的悲伤,不知来处,就是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望的环境里。社会领域的每一个部分看起来都在“发展”,但是这种“发展”在带来改善的同时,却产生了更多的痛楚和迷惘。“失去了想象另一种生活的能力”,书中的这句话打中了我的心脏,在作者笔下...
評分来源: 李飞的日志 大概三四年前听了周志强老师某次讲座,之后一直关注周老师。周老师的文化批评文章,我基本都是读过的。周老师这本《这些年我们的精神你裂变:看懂你自己的时代》(后文简称为《这些年》)在今年的9月刚一出版,我就迫不及待地买来,狼吞虎咽地利用闲暇时间...
這些年我們的精神裂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