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王阳明 哲学 杜维明 传记 心学 历史 知行合一 海外中国研究
发表于2025-02-22
青年王阳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研究王阳明的青年时代,即1472-1509年,也就是截止到王阳明龙场“大悟”后形成“知行合一”观的时期。“这是一个认真探寻和痛苦经验的时期”,包涵了大量的精神和学术的游历。作者以人物思想传记的方式,从考察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明朝的历史与社会出发,探究早期王阳明各个时期思想轨迹的外在影响和内在心理动因,也就是其经历与学说之间的“动态机制”。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来考察他思想形成的岁月,这个发展过程的高潮,是几次内心经验的大跃进。作者认为,阳明提倡生活与学说的统一,故其思想的一体性不同于思辨构造或认识论体系的统一性,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如家族尤其是父亲的巨大成就对他青年时期反叛精神的影响,尤其是他与佛教和道教的关系,他在阳明山隐修中从难以割舍的亲情的深刻体验中回转儒家,又在政治上严重受挫被发配贵州龙场的绝望处境中再一次确立成圣的内在意志,终于使自己的思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超越朱子“格物”论的“知行合一”观,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他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
本书不是对阳明的哲学思想研究,毋宁说是对阳明思想之所以形成的社会学与心理学分析,从而确立其思想的来源。对历来阳明学中聚讼纷纭的一些问题,如阳明思想与佛、道的关系、是否受陈献章影响、写作《朱子晚年定论》的心理和思想动机、知行合一观的思想来源及与朱子“格物”观的内在联系等等,都做了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 海,1940年出生于昆明。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翌年获哈佛燕京学社奖学金前往美国深造,1968年获得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学博士学 位。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2010年荣休后继续担任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在哈佛期间曾 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
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1996-2008年出任哈佛燕京社社长,2008、2010年分别当选国际哲学会联会(FISP)执行委员、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现为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
说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人是因为他的老爸王华就是状元,小守仁认识到这辈子科场上是怎么都不能超过老爸了,只好另辟蹊径,哈哈,颇有新意。
评分青年杜维明写青年王阳明。杜维明的博士论文,写尽青年王阳明的苦闷、游学与思想追寻,易读极了,没有丝毫学术腔。这是第一次读他著作,好感大增。
评分用“生存环境造成心理动机”来解释思想形成,直到“悟道”,爷爷爸爸儿子的一脉继承,倒让我想起一个私底下大家总喜欢争执的问题:新移民距离elite到底需要“攒”多少代?“一代上岸,二代发财,盼望三代往后出个贵族”,是笑话?是现实?
评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评分最适合入门阳明学的书。虽是学术论文,但文笔朴实流畅一点也不艰涩难啃。以人物传记的形式,保留但弱化时间线,谋篇布局自成组块,分阶段阐明王阳明与儒道佛的关系。相较被严谨论证的道家,单以原初亲情批判佛教,不够说服力;阳明潜心研究易经,二者关系的阐述却是浅尝辄止,但可能是因为历史资料不足而受限。11岁便立志做圣贤,开始跌宕起伏的精神求索之路,“阳明洞抉择”和“龙场大悟”写得真挚动人,值得反复习读。何为圣贤?不是社会阶层里高高在上的人物,而是无论顺逆境,内心始终平静而专注。“大悟”后,阳明升华了儒家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当与外界一切关系都被迫切除之时,应矢志不渝地坚持内在修养,继而改变身处的恶劣环境,以便能更好地同他人进行交流,即“内圣外王”。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学些曾点的洒脱精神、忘忧气质。
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在贬谪龙场的恶劣现实情况下,阳明不能不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办法应付?一切得失荣辱,自然不足为念,唯有生死之念,因有亲人在,不能不加考虑。于是他做了一个石凳,每天坐在上面,心想如今也就...
评分《青年王阳明》提到王阳明高超写作技巧,尤其体现在诗句—— 他能够捕捉自然的美丽或人事中激动人心的瞬间,并以引喻、隐喻和暗喻的形式简洁地表达出来。 这种能力通过浸润于大量高度提炼和模拟的文学词句而养成。要获得这样的知识,日常交谈并不特别重要,更重要的是阅读诗词...
评分一、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在贬谪龙场的恶劣现实情况下,阳明不能不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圣人处于这种情况下,他有什么办法应付?一切得失荣辱,自然不足为念,唯有生死之念,因有亲人在,不能不加考虑。于是他做了一个石凳,每天坐在上面,心想如今也就...
评分- 传记类作品最常见的毛病就是以全息视角看当时古人,以作者想法揣测人物想法。这种做法是从结果推导原因,很失真。 - 杜维明在这部作品里很冷静克制,没有主观臆断,而是尝试情景带入,以当时王阳明能看到的视角和感受还原他的每项决定和感受。作者在前言里明显表达了写作态度...
评分自己最开始了解王阳明,是从阳老那里,一篇文章中随口提到。 然后就是去喜马拉雅听完了关于王阳明的传记音频,好像是丽波教授的,很传神也很逗比,让原本枯燥的历史有了鲜活的形象。 再之后,就去看了电视剧王阳明,是韩版字幕,中文声音的,原因好像是中文没有版权。 综合下来...
青年王阳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