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修養小說研究

德語修養小說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榖裕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3-5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25509
叢書系列:文學論叢·北大歐美文學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德語文學
  • 文學研究
  • 德語文學研究
  • 德國
  • 文學
  • 成長教育小說
  • 榖裕
  • 文化研究
  • 德語
  • 修養
  • 小說
  • 研究
  • 文學
  • 語言
  • 文化
  • 閱讀
  • 批判
  • 理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修養(Bildung)是産生於德國18世紀下半葉的一個綜閤人文概念。修養小說(Bildungsroman)由"修養"(Bildung)和"小說"(Roman)兩詞復閤而成。德國以外的學界傳統把修養小說視為德國特殊體裁、德國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長發展和教育的意思,本書將Bildungsroman擬譯作"修養小說",並非因為這個譯名與原文具有更全麵的對應關係,而是考慮到修養小說與修養的同源關係。本書在導言部分係統解釋瞭修養的含義,梳理瞭修養小說的創作與詩學發展,最後簡要勾勒瞭修養小說的基本特徵。第二部分對十四部公認的經典修養小說作品進行分析解讀,展示它們如何以各自獨特的形態,使修養小說變得豐富多彩。

德語修養小說是德語文學的一種特殊文類,歐美學界對此都有過深入研究,但我國目前還沒有此項專門研究。榖裕教授撰寫的這本著作填補瞭這項空白。作者在閱讀大量原始文獻和原文的基礎上,從"修養"的概念入手,對修養小說的含義、發展、文體特徵進行概括總結和梳理,尤其對中世紀和巴洛剋時期的作品進行瞭細緻的分析和闡釋。該著作具有很高的學術意義和齣版價值。

著者簡介

榖裕,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德語語言文學係教授,主要成果:專著《君特·庫納特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藝術結構》;譯著《一個熱愛藝術的修士的內心傾訴》;論文《論歌德小說<親和力>中的神秘主義色彩》等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理論探討
第一章 修養的含義
第二章 修養小說的創作與詩學
第三章 修養小說的基本特徵
第二部分 文本解讀
第一章 中世紀與巴洛剋時期修養小說的前身
第1節 沃爾弗拉姆的《帕西法爾》(1200/1210)
第2節 格裏美豪森的《癡兒西木傳》(1668/1669)
第二章 18世紀形成中的修養小說
第3節 維蘭德的《阿伽通的故事》(1766/1767)
第4節 莫裏茨的《安通·萊瑟——一部心理小說》(1785/1786-1790)
第三章 古典修養小說範式
第5節 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1795/1796)
第四章 浪漫時期的詩化與戲仿
第6節 荷爾德林的《希臘隱士許佩裏翁》(1797/1799)
第7節 諾瓦利斯的《海因裏希·封·奧夫特丁根》(1802)
第8節 霍夫曼的《雄貓穆爾的生活觀》(1819/1821)
第五章 19世紀詩意現實主義的經典化
第9節 施蒂夫特的《晚夏——一個故事》(1857)
第10節 凱勒的《綠衣亨利》(1854/1855,1879/1880)
第11節 拉伯的《飢餓牧師》(1864)
第六章 20世紀現代作品的反諷與顛覆
第12節 托馬斯·曼的《魔山》(1913/1924)
第13節 穆齊爾的《沒有個性的人》(1932)
第14節 格拉斯的《鐵皮鼓》(1959)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非常好,這個山頭算是做平瞭。常備常看。

评分

齣爐啦

评分

絕佳的專題研究。通過經典文本研究瞭德語修養小說(Bildungsroman)的流變。修養小說本身具有一種綫性的時間敘事模式,這種模式在現代主義之前是遵循著目的論有機整體論的原則,成為某種更高層次的形而上學的注腳。個人的成長就成為瞭象徵意義上的精神成長,時序也相應地與救贖曆法、墮落-得救周期等等相配閤。這在浪漫主義者(如諾瓦利斯和荷爾德林)那裏還有明顯的錶現。歌德成功地把世俗性與觀念性結閤,從而締造瞭修養小說的典範。20世紀的修養小說則是一種顛覆與反諷,可是即便在曼那裏也仍然存在精神-世俗的對位法。

评分

非常好,這個山頭算是做平瞭。常備常看。

评分

非常好,這個山頭算是做平瞭。常備常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