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修养小说研究

德语修养小说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谷裕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
价格:4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5509
丛书系列:文学论丛·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德语文学
  • 文学研究
  • 德语文学研究
  • 德国
  • 文学
  • 成长教育小说
  • 谷裕
  • 文化研究
  • 德语
  • 修养
  • 小说
  • 研究
  • 文学
  • 语言
  • 文化
  • 阅读
  • 批判
  • 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修养(Bildung)是产生于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综合人文概念。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由"修养"(Bildung)和"小说"(Roman)两词复合而成。德国以外的学界传统把修养小说视为德国特殊体裁、德国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长发展和教育的意思,本书将Bildungsroman拟译作"修养小说",并非因为这个译名与原文具有更全面的对应关系,而是考虑到修养小说与修养的同源关系。本书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十四部公认的经典修养小说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它们如何以各自独特的形态,使修养小说变得丰富多彩。

德语修养小说是德语文学的一种特殊文类,欧美学界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此项专门研究。谷裕教授撰写的这本著作填补了这项空白。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和原文的基础上,从"修养"的概念入手,对修养小说的含义、发展、文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和梳理,尤其对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该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谷裕,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成果:专著《君特·库纳特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艺术结构》;译著《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论文《论歌德小说<亲和力>中的神秘主义色彩》等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第一章 修养的含义
第二章 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
第三章 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二部分 文本解读
第一章 中世纪与巴洛克时期修养小说的前身
第1节 沃尔弗拉姆的《帕西法尔》(1200/1210)
第2节 格里美豪森的《痴儿西木传》(1668/1669)
第二章 18世纪形成中的修养小说
第3节 维兰德的《阿伽通的故事》(1766/1767)
第4节 莫里茨的《安通·莱瑟——一部心理小说》(1785/1786-1790)
第三章 古典修养小说范式
第5节 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1795/1796)
第四章 浪漫时期的诗化与戏仿
第6节 荷尔德林的《希腊隐士许佩里翁》(1797/1799)
第7节 诺瓦利斯的《海因里希·封·奥夫特丁根》(1802)
第8节 霍夫曼的《雄猫穆尔的生活观》(1819/1821)
第五章 19世纪诗意现实主义的经典化
第9节 施蒂夫特的《晚夏——一个故事》(1857)
第10节 凯勒的《绿衣亨利》(1854/1855,1879/1880)
第11节 拉伯的《饥饿牧师》(1864)
第六章 20世纪现代作品的反讽与颠覆
第12节 托马斯·曼的《魔山》(1913/1924)
第13节 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1932)
第14节 格拉斯的《铁皮鼓》(1959)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新书啦~~~

评分

出新书啦~~~

评分

国内第一本真正回到德语文学传统中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nman”专著。ps,换成修养小说还是不适应。

评分

国内第一本真正回到德语文学传统中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nman”专著。ps,换成修养小说还是不适应。

评分

绝佳的专题研究。通过经典文本研究了德语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的流变。修养小说本身具有一种线性的时间叙事模式,这种模式在现代主义之前是遵循着目的论有机整体论的原则,成为某种更高层次的形而上学的注脚。个人的成长就成为了象征意义上的精神成长,时序也相应地与救赎历法、堕落-得救周期等等相配合。这在浪漫主义者(如诺瓦利斯和荷尔德林)那里还有明显的表现。歌德成功地把世俗性与观念性结合,从而缔造了修养小说的典范。20世纪的修养小说则是一种颠覆与反讽,可是即便在曼那里也仍然存在精神-世俗的对位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