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书

红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荣格
出品人:
页数:480
译者:林子钧
出版时间:2013-7-26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716644
丛书系列:图文馆
图书标签:
  • 荣格
  • 心理学
  • 精神分析
  • 哲学
  • 心理
  • 神秘学
  • 文化
  • 超想要!!!!!!!!!
  • 哲学
  • 思想
  • 智慧
  • 人生
  • 成长
  • 自我提升
  • 经典
  • 深度
  • 反思
  • 独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

作者简介

荣格(Carl G. Jung, 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林子钧:八十年代生于香港。2005年毕业于浸会大学欧洲研究德文组,获一级荣誉。及后于香港中文大学完成语言学硕士课程,现为美国普渡大学语言学博士生,主要兴趣为形式句法及语义。拥有多年翻译自由业者经验。

张涛:精神分析师,成都精神分析中心专业会员,前成都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治疗师,曾任《精神分析笔记》执行编辑。毕业于暨南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治疗专业,现旅居法国,在巴黎第八大学精神分析系(拉康创办)攻读博士,主要研习拉康理论下的精神病理与实际病理及其处置。

目录信息

卷一
序:来者之路
第一章 重寻灵魂
第二章 灵魂与神
第三章 灵魂之责
第四章 沙漠、沙漠里的经历
第五章 未来的地狱之旅
第六章 灵魂的破裂
第七章 英雄之死
第八章 迎接神祇
第九章 谜团、相遇
第十章 指引
第十一章 答案
卷二
犯错者的图像
第一章 红者
第二章 林中之堡
第三章 低下的人
第四章 隐士(第一天)
第五章 隐士(第二天)
第六章 死亡
第七章 早期圣殿的遗迹
第八章 第一天
第九章 第二天
第十章 咒语
第十一章 蛋的打开
第十二章 地狱
第十三章 祭品的死
第十四章 神圣的疯狂
第十五章 第二夜
第十六章 第三夜
第十七章 第四夜
第十八章 三个预言
第十九章 魔法的礼物
第二十章 十字架的道路
第二十一章 魔法师
审视
附录
解说
《黑书》第5册节选
曼荼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0p 外在现象、科学阐述和生活融合,包孕了内心中深不可测的潜意识流。 5p 深层精神夺走了我的理解和所有的知识,将它们置于无可解释和荒谬背理之中。于是失去了语言和文字,不受两者驾驭的事物出现了,常理与非理融为一体,产生了超理。 9p 给予指令、劝导改善和加以协助都已...  

评分

提到释梦,人们往往会率先想起弗洛伊德。不过他昔日的弟子、后与之分道扬镳的荣格却是另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有谁会较真到将梦中场景巨细靡遗地画下来?痴狂至此,惟有荣格。这本他生前拒绝出版的梦的笔记,就是《红书》(中信出版社2016图文对照版)。 《红书》的内容真教人...  

评分

荣格生前不愿意出版是有原因的,不是隐私之类的担忧,在他的自传当中,他的一生经历,遇见的意象,深入的思考已经写的很清晰明白,因此实际上,不愿意出版的原因和他放置在盒子中的矮人木像类似:这是为了他自己的,仪式性的,能带来精神安定的魔法作品。 这是本私人的作品...  

评分

评分

單純以內文「譯本」來說這書的價格尚可以接受(打折時買的)。軟精書皮的包裝是合理的,事實上比起普通書皮或硬皮,軟精更能平衡到經常翻和保護兩方面的需要。 但是極度令人不解的是書中極為小數的彩圖居然是給了幾頁蔓荼羅草圖(都是白紙藍或黑字)、有3頁居然還是出版社的廣...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不由得在想,人真的是坚定的么,要成长到什么样的状态才不再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为什么连荣格这样的大师都会崩溃,潜意识到底是自然存在的还是自我暗示中产生的又如何证明呢,这本书让我觉得荣格真是so crazy

评分

再读。再救命。 我们一直说寻求人生意义寻求人生意义,现在荣格给出了答案:如若没有死亡,生命就毫无意义,”因为漫长的时间会抬起身子,否认其本身的意义。“(P135)这不是说生在死的反照下有了意义,而是人生意义并不把握在人生之途,而只在于死亡之际,所谓“盖棺定论”。又再次经过布朗肖:当我死亡,我已不再能言说什么,我看见和想象的都是他人之死。人可以接纳通往死亡的道路,却不能接纳死亡本身,我知道我有意义,但我无法真正看见它,我参照和建构的都是他人的意义,这些都会变更(噢,时间!),因而都是权宜之计。如此,此书何可言救命之书?它恰可与《神曲》相比对,《神曲》是失情爱,《红书》是失父爱,但丁最后说:“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荣格则说:“爱是永不止息的。”(P379)爱者须有其对象,自我对自我不能称之为

评分

再读。再救命。 我们一直说寻求人生意义寻求人生意义,现在荣格给出了答案:如若没有死亡,生命就毫无意义,”因为漫长的时间会抬起身子,否认其本身的意义。“(P135)这不是说生在死的反照下有了意义,而是人生意义并不把握在人生之途,而只在于死亡之际,所谓“盖棺定论”。又再次经过布朗肖:当我死亡,我已不再能言说什么,我看见和想象的都是他人之死。人可以接纳通往死亡的道路,却不能接纳死亡本身,我知道我有意义,但我无法真正看见它,我参照和建构的都是他人的意义,这些都会变更(噢,时间!),因而都是权宜之计。如此,此书何可言救命之书?它恰可与《神曲》相比对,《神曲》是失情爱,《红书》是失父爱,但丁最后说:“是爱也,动太阳而移群星。”荣格则说:“爱是永不止息的。”(P379)爱者须有其对象,自我对自我不能称之为

评分

我不由得在想,人真的是坚定的么,要成长到什么样的状态才不再对自己的认知产生怀疑,为什么连荣格这样的大师都会崩溃,潜意识到底是自然存在的还是自我暗示中产生的又如何证明呢,这本书让我觉得荣格真是so crazy

评分

天才的书一天最好只看一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