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扫盲教父用挑战世界观的金融故事,揭露被掩盖的历史真相,中国金融观念启蒙的第一本书。
长江商学院《金融观念史》课程精华,用极具内涵的历史故事,制作最奢华、最顶级的精神盛宴!
周其仁、任志强作序,茅于轼、陈志武、雷颐、马勇撰文推荐,2013年中国最受期待的通俗财经大作!
一部以皇权为中心的垄断史中,只会以从上向下的角度记录统治的权术,向人民展示一个为了统治者的利益服务而经过加工的历史。在这样的历史背后,人们无法看到权力之外的影响因素,一旦将那些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的力量展现在人们面前,书本中的历史立即变得苍白无力。而被极力渲染为无恶不作、流着鲜血的资本,恰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本书作者在筹建金融博物馆的过程中,系统地研究和梳理了金融史,结合自身30多年金融从业经验,从浩瀚的史料中, 发掘出一系列不为人知的细节线索,抽丝剥茧,连缀成文,详细描述了一系列小的金融创新,如何在历史的纵深中产生令人惊叹的蝴蝶效应,悄然改变历史的进程。例如:宋代交子预兆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结构;王安石的变法导致了300年后的鸦片战争;一张债券引发了辛亥革命等。凯恩斯讲过,如果以货币的角度发掘历史,整个历史将会被颠覆。本书所包含的一系列金融故事,足以挑战你的固有认识。
王巍,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中欧和长江等商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并购公会会长,曾获得2012年美国并购论坛终身并购成就奖。
自1982年以来曾在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美国化学银行、世界银行、中国南方证券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担任重要职务;直接策划、组织了中国大陆几十家大型企业的改制、重组、承销及并购业务。被称为“中国并购之父”。
2010年,在天津创建中国金融博物馆,这是中国第一家金融博物馆。吴晓灵、夏斌、陈志武、许小年、张维迎,中国经济圈叫得上名字的人几乎都加入到了顾问团队。
2011年,与好友任志强组织起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邀请了陈东升、王维嘉、许小年等一批政商学界大佬做讲演交流,嘉宾自费,观众免费,刚开始的半年就有了3万人旁听。是京城最受欢迎的读书会。因为在金融知识普及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被媒体称为“中国金融扫盲教父”。
历史有很多个切面,历史由许多的偶然事件组成,如果以任何一种假设改变任何一个形成历史的条件,历史可能就会被颠覆。 经济是任何一个团体存在的必要物质基础,唯物史观说明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不过一个“利”字可以概括。本书作者提供了从...
评分这书开始看时,并无太大的吸引,相对比货币战争的开篇,作者算是很朴实,不会一开始就一股阴谋论的感觉。书从金融的角度讲了历史的发展及走向,很是有趣。印象深刻的主要两点。 一、记得以前看过一个观点,认为元朝和清朝的统治算是历史的退步,即一个野蛮的民族用武力侵占并统...
评分 评分本书似乎是一个专栏的集锦。没有专门按年代来写,但大量的数据和历史分析让人折服。 因为参观过天津的金融博物馆,对其中的种种大清借据感到震撼。 参观时就感到意犹未尽,此书正好弥补当时的遗憾。 读毕,最重要的感想是,亡国必先忘金融。金融制度安排...
评分秋末的北京,我在公益捐书万里行的活动现场听发起人慷慨激昂的讲述自己做公益的初心和经历。说到受周鸿祎的启发而采用互联网思维做公益,即捐书者会同样获赠一本指定的书,作为回赠,当回赠书看完后还可以用来捐赠。就在这样的机缘下入手了王巍老师的《金融可以颠覆历史》。 入...
20141015 这一次我也要痛斥网络大V了,那么多人力荐,我至今不怀疑他们的判断力,那么……好像是专栏合集,以致于有几段话反复出现。基本上把古代到现在的重大历史事件拿出来说道一通(非常平淡),然后从金融(其实很多只能是经济,没有太多金融操作)角度作一点分析,分析嘛,大部分都是比较水的,结合得并不紧密,得出的也往往是那些常识类的大道理。独特点的想法不是没有,但实在是少。反正我觉得买这本书,获益不大。
评分这本书的确像副标题标的那样,只是些“故事”,作者的考据工作不足,预设立场太过鲜明,错误、槽点都不少,越到后面掺杂的私货越多,本质上说,还是在玩“历史翻案”一类的套路,只能批判地看一看,……
评分论证过程太粗疏。毫无颠覆力。
评分擦~就这书你们给五分?你们眼瞎啊?
评分夹叙夹议,史实是没有错,但与其观点并无必然的导向关系。普及性书籍,距离学术还差得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