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大揭密

中国金融大揭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臉譜文化
作者:卡爾.沃特
出品人:
页数:336
译者:陳昌儀
出版时间:2013-1-12
价格:3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235229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金融史
  • 中国金融大揭密
  • 经济
  • 经济学
  • 中国
  • 海外中国研究
  • 港台版
  • 金融
  • 揭秘
  • 中国
  • 经济
  • 投资
  • 市场
  • 财经
  • 分析
  • 常识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James Grant《葛蘭特利率觀察家》創辦人

王文靜商周集團執行長

朱浩民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

李存修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洪德生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

郭恭克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

劉孟奇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教授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華爾街 日報、亞洲時報、中經評論

大力推薦

各界推薦

「這本書對中國的金融體制做了完整而有用的檢視,告訴我們中國的政治菁英們是如何管理金錢和國家經濟,藉此,我們可以看到更廣泛、深入的議題。」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今年最重要的一本財經類書籍。」

──《格蘭特利率觀察家》(Grant’s Interest Rate Observer)主編詹姆士‧格蘭特(James Grant)

「精要又有見地,這本書給予讀者一個深潛入中國金融體系之海的機會,它令人驚艷。」

──《中經評論》(China Economic Review)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國際上超級強大的競爭者,人民幣成為眾人眼中的焦點。這本書給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說法,說明中國的經濟和金融體系並非完備到足以支撐起他們的宏願。」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經濟學人》二○一一年年度最佳選書

彭博社(Bloomberg)年度最佳商業類書籍

中國究竟是下一個金融新霸主,還是接替歐債的未爆彈?

全球搶進的中國金融市場到底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一九七四年,鄧小平一行人初次訪美,好不容易才向北京各銀行籌得38000美元的旅費;

三十多年後,中國申辦北京奧運就花費了500億美元。

中國如何只花一代人的時間就從破敗的廢墟中竄起,一躍而成世界大國?

中國各級政府大肆舉債打造而成繁榮景況,究竟是堅不可摧還是不堪一擊?

這一個受政治力量緊緊牽制的金融體系,充滿機會也充滿危機,

美好景象的背後是什麼模樣,牽連著每個人的未來命運,我們不得不徹底理解它。

三十年金融路一次說清楚

毛澤東逝世後,中國金融頭也不回地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

從四大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徹底地商業化、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後大幅調整資本結構、外國投資者和投資銀行(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等)紛紛進駐、加入WTO……直至雷曼兄弟破產後,中國當局才開始質疑,循歐美國家的舊路是否為最佳途徑?

中國的金融改革儘管「看起來」和其他國家如出一轍,然而其政治力量的強力干預、特定部門和團體的利益往來,都讓中國式的資本主義獨樹一格。眼下看來,世人多認為其改革是成功的,可真是如此嗎?其背後又有多少我們不知道的內幕?

重要的金融真相,你知道多少?

◎中國地方政府及國營企業向國有銀行「借了不還」(或還不起)已不是新鮮事,經濟飛速成長也來自地方政府與國營企業大肆投資但其背後的「金主」竟是中國十三億人口的存款!

◎中國官方公布的政府債務若以國際標準來看偏低(GDP的17%),但據作者估計其實質債務已高達GDP的76%(國際公認的公共部門負債率警戒線為GDP的60%)。更令人驚恐的是,地方政府與企業的負債透過融資平台蓋上了黑布,真正的數字連中央政府也不知道。

◎儘管大家對中國開放市場都望眼欲穿,但在層層疊疊的組織結構和複雜的利益掛勾下,高舉「穩定全局」大纛的政府,在可見的未來,絕不可能開放金融市場。

中國大銀行背後體質脆弱的財務結構、形同虛設的債券市場、肉包子打狗般的人民儲蓄、深不見底的地方負債、巧立名目讓負債憑空消失的融資平台、無法真實反映股票價值的股市……

當兩岸越來越靠近、合作越來越緊密的同時,還有多少關於中國金融的真相是我們應知而未知的?

就在台灣企業前仆後繼地前進中國時,為何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會語出驚人地說「中國每一個省分都是希臘」?

在兩岸合作漸趨緊密的此刻,請靜心聆聽專家的深入解讀。

(正在采用)

作者简介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卡尔.沃特(Carl E. Walter)和法瑟.侯伟(Fraser J. T. Howie)。卡尔.沃特住在中国超过二十个年头,并且热衷于参与各种的金融改革。一九九二年中国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海外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时,以及一九九四年中国国营企业首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沃特都扮演重要角色。他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管理委员,为许多中国境内的大公司提供金融服务。沃特

Page 103

会说流利的中文,拥有史丹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北京大学的毕业证书。法瑟.侯伟在剑桥大学时专研物理,后来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中文。近二十年来,他投身亚洲股票市场的研究分析、交易,也进行相关主题的写作。

目录信息

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回溯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的堡垒银行体系,中国人民银行的改革模型,受箝制的中国债券市场,中国债券市场艰难的发展历程,中国投资公司:中国金融体系的关键,西方金融、国企改革及中国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给了中国什么?作者在第二章“中国的堡垒银行体系”中认为,银行业代表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在这里,几乎所有金融风险都集中在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更糟的是,自始至终这项风险几乎都是中国大无畏的储蓄者在承担。在这个由党控制一切的经济体系里,人民储蓄者是唯一的大笔资金来源。所以,金融体系堪称中国所有经济及政治安排中最弱的一环,而且历任国家领导人大都对此心知肚明。这就是历经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实验以来,中国当局总是竭尽所能地保护银行业,让它们免于承受激烈外来竞争及倒闭命运的主要原因。作者在书中披露,虽然一般人总认为银行的风险绝对不会失控, 但
Page 104
在过去三十年间,这些银行在每十年即将结束时都面临实质破产的命运,最后都是在党全力、慷慨且大手笔的支持下,才得以继续苟延残喘。作者指,中国的银行外强中干,其实堪称整个国家的象徵。中国人向来精于经营表面功夫,而且很懂得怎么透过时间的消逝来隐瞒攸关重大的细节。而面临当今这种混沌的金融困境,就算中国银行体系规模及范围再大,能取得的资本再多,都已不可能根绝银行业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大银行背后体质脆弱的财务结构、形同虚设的债券市场、肉包子打狗般的人民储蓄、深不见底的地方负债、巧立名目让负债凭空消失的融资平台、无法真实反映股票价值的股市……中国虽然如其他国家一样有债券市场,但其价格、利率都由国家所掌控,非但无法作为银行分担风险的方式,反而增加银行风险。中国的债市既不健全也不透明,形同虚设。难怪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会语出惊人地说“中国每一个省分都是希腊”。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国内金融市场从一穷二白到高楼筑起,这种“奇迹”的产生是真的让人惊叹的。 但是反过来想,这种操作源于思想上的解放,当大家陷入于公有制的困境,有些人提出给适当地把市场经济的建设纳入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是未尝不可的;有个印象比较深的情节,有个企业上...

评分

1. 中国的金融市场是高度为国家垄断的; 2. 这种垄断为国企融资带来了便利,是一种软约束变相的延伸,银行无力抵制国企融资的要求; 3. 但这种金融体系使得风险高度集中在银行,而以四大行为代表的国有银行并没有账面上看上去那样资金充裕和稳固; 4. 感谢全国勇敢的储户承担这...  

评分

可能总结得不是很准确,但基本是这么一回事吧: 1、国有银行拥有大量不良资产。 2、成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以全价购买不良资产(根据书里提到的,至少某个银行当初就是全价,可能不是所有情况如此),就这样把坏资产“剥离”了出去,但银行并没有拿到钱,因为资产管理...  

评分

这个周末一口气读完了Walter和Howie写的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ordinary rise,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于中国金融体系变迁的深入了解。作者二人都曾任职于CICC作高管,所以从某种角度也是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变迁的参与者。他们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的平...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一样的视角,看完对很多难解的谜团有了些思路,中国金融姓赵这个是写在重要章程里的,这样想来,在股市里,国家队吃肉,你能喝点汤汁就很不错了,毕竟在别人眼里,你只是韭菜。

评分

当年以为自己知道了多么不得了的秘密呢!

评分

涨见识了。。。虽然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但本书写作揭露的国家金融体系让人感到窒息,党领导的行政特色市场金融体系与利益集团相互角力,严重影响中国资产价格和金融数据的真实性。。。朱镕基总理退太早,小川独木难支。改革派一定要赢!

评分

很棒,大致解决了我一直以来的疑惑,资产管理公司怎么处理那些不良和外汇储备到哪里去了的详细问题。不过圈外国人钱还中国内债,很赞!就应该这么做!只要玩得高明打好广告不失信就好!虽然书名很俗,但完全符合台湾人俗不可耐又完全戳中要害的表达方式。

评分

因是外人的视角,有一些"内幕",有一些揣测。另一角度了解中国金融体系与发展脉络,看看无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