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受斯诺的“两种文化”的启发,根据现实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三种文化的划分,并第一次系统地对这三种文化的特点及其关系加以讨论,有助我们了解现代社会的一些重要现象及其所造成的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
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出生于1929年,现任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脑行为系的系主任。凯根在Rutgdrs大学取得学士学位,Yale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就职于Ohio州立大学、西点军事医院、Ohio州Fles研究所和美国国立心理健康研究所。1964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心理系,在这之后的16年里,他致力于儿童气质类型的研究,尤其是0—10岁儿童发展的相关问题。他以跨文化和纵向研究的形式探究儿童内在气质和外在文化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其中他对婴儿和儿童认知与情绪发展,特别是对气质形成根源的研究十分著名。他的研究表明:个体气质的差异既受环境又受基因的制约。1987年,他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布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1959年,C•P•斯诺在“瑞德讲坛”(Rede Lecture)发表了现在十分有名的《两种文化》的演讲,这是对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事实的反思:智力生活分成两种文化,一边是艺术和各人文学科,另一边是诸自然科学学科。从那以来,另一种文化,通常称之为“社会科学”的第三种文化,...
评分1959年,C•P•斯诺在“瑞德讲坛”(Rede Lecture)发表了现在十分有名的《两种文化》的演讲,这是对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事实的反思:智力生活分成两种文化,一边是艺术和各人文学科,另一边是诸自然科学学科。从那以来,另一种文化,通常称之为“社会科学”的第三种文化,...
评分本书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对某种“科学主义”的批判,即有些人把个人的一切缺点都归之于基因或遗传,许多经济学家把自己的数学模型看成解决人类或各个国家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学习取得了许多成绩,但社会科学就是社会科学,它不可能变成自然科学...
评分我们对斯诺提出的“两种文化”印象很深刻,也一直将学科草率地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类,往往忽视了一些同时具备文理两科性质的“第三种文化”的出现,即社会科学。半个多世纪以来,社会科学不断壮大,自然科学仍处于人类文化的中心位置,而人文学科则日渐丧失其地...
评分1959年,C•P•斯诺在“瑞德讲坛”(Rede Lecture)发表了现在十分有名的《两种文化》的演讲,这是对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事实的反思:智力生活分成两种文化,一边是艺术和各人文学科,另一边是诸自然科学学科。从那以来,另一种文化,通常称之为“社会科学”的第三种文化,...
心理学家为了证明一目了然的情感判断,使用庞大的数据;经济学家忽略显而易见的常识,挑拣听话的例子塞入数学模型。
评分有许多地方还不甚理解。
评分翻译得不好。受不了把杏仁核翻译成“扁桃体”的主儿~
评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三种文化”的百年势力范围划分史。
评分作者看不惯道金斯,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批评,这可不是做学问的态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