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中国史研究学者川胜义雄(1922-1984)的代表作。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中国六朝是个贵族制的社会,而如何思考六朝贵族制与封建制的关系,则是川胜始终萦绕于心的问题。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中世,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的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本书以不同于中国学者的视角研究中国史。现徐谷梵先生将其译成中文,以俾中国读者共享。
京都学派研究中国史显声在外,其中尤以中古史学者视角独特,佳作频出,为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提供了另一种观察角度。谷川道雄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讲北朝,川胜义雄的本作则论南朝,一南一北两本著作,并为京都学派研究中古史的代表作。 本书分为三编,第一为“贵族制社会的形...
评分全书共三编,第一编读得头疼,第二编渐入佳境,第二编第三章是意外的惊喜。 这一章从梁武帝当政时期南方繁盛一时却又突然因侯景反叛卷入数十年的大乱,这一现象讲起,所涉及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 币制混乱导致的钱贵物贱,商人借机从中渔利; 还有商人以贿赂方式勾结官...
评分讲魏晋南北朝(南朝部分)历史,与《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讲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北朝部分)内容互补。以“乡论”为主线,结合军事、经济方面的论述,分析了魏晋以来门阀豪族形成、兴盛及衰亡过程。将不同时期的论文串成一本书,毫无违和感,最关键是,学术著作能够写出宫斗小说的...
评分1、“新颖独特,气势磅礴,推理严密,层层递进,酣畅淋漓”。虽然由不同阶段发表的论文组合而成,但总体体系逻辑清晰,枯燥的史学研究如此令人乐不思蜀、浑然忘我。2、原来谢安的坟墓,在陈朝——也就是他的嫡系子孙依然当朝为官的情况下,已经被盗了,贵族制度的崩溃过程让人恻然。
评分说乡论的部分,令人怀想那个还用大词儿试图抽离出一个可感知的历史结构模型的时代。觉得耳目一新的反而是将梁朝的失败归结到货币政策,并勾连上商人的崛起与贵族的衰落,很强的运作与互动感,有一种世事人情的洞见。
评分高屋建瓴,立论严谨。一二篇尤佳。
评分平定了苏峻之乱,恢复了权威的建康政府,重新以司徒王导为中心,以体制内的忠实势力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北来军团长郗鉴为司空,以割据长江中游的军团长陶侃为太尉,实现了三公处于最高位的形式。这正好象征了东晋王朝的权威是建立在这两支军团之上的。
评分我相信,论文结集成书,且不必改写成整体一系的传统,应该是日本人发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