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著名中国史研究学者川胜义雄(1922-1984)的代表作。川胜在对后汉及魏晋南朝的历史进行精细的分析之后,认为中国六朝是个贵族制的社会,而如何思考六朝贵族制与封建制的关系,则是川胜始终萦绕于心的问题。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的中世,是皇帝专制下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当时的豪族阶级的势力,具有领主制倾斜的性质,他称之为豪族的领主化倾向,但中国社会以舆论,也就是在九品中正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乡论“为基本手段,阻止了领主化倾向,从而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中世社会。本书以不同于中国学者的视角研究中国史。现徐谷梵先生将其译成中文,以俾中国读者共享。
全书共三编,第一编读得头疼,第二编渐入佳境,第二编第三章是意外的惊喜。 这一章从梁武帝当政时期南方繁盛一时却又突然因侯景反叛卷入数十年的大乱,这一现象讲起,所涉及的题目主要集中在经济层面。 币制混乱导致的钱贵物贱,商人借机从中渔利; 还有商人以贿赂方式勾结官...
评分这本大著是很有分量的,读这本书让我感到,日本学者在研究“贵族制”时,除了注重经济基础、政治地位,还尤其看重“文化教养”。事实上,川胜认为儒家教养是豪族中出现自我约束的清流的原因,而清流中的权道派是魏晋一下贵族的正源。在论述门生故吏关系时,也强调这是一种人格...
评分这本大著是很有分量的,读这本书让我感到,日本学者在研究“贵族制”时,除了注重经济基础、政治地位,还尤其看重“文化教养”。事实上,川胜认为儒家教养是豪族中出现自我约束的清流的原因,而清流中的权道派是魏晋一下贵族的正源。在论述门生故吏关系时,也强调这是一种人格...
评分很早就想读这本书,年初听说出了中译本,很是兴奋。川胜与谷川齐名,他毕生唯一的一本书却迟迟没有中译,益发让人惋叹他的早逝。 此前,川胜的文章在国内比较容易找到的,只有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四卷的两篇,一篇从汉末豪族共同体对抗领主化倾向的角...
说乡论的部分,令人怀想那个还用大词儿试图抽离出一个可感知的历史结构模型的时代。觉得耳目一新的反而是将梁朝的失败归结到货币政策,并勾连上商人的崛起与贵族的衰落,很强的运作与互动感,有一种世事人情的洞见。
评分这翻译。。。怎么读都难受啊。。。弃
评分川胜抓住乡论这一贯通汉魏两晋南北朝的重要概念,由此解释中国中世豪族的文人化特征,并进而呈现出一片与阶级对立分析法所不同的风景。所论虽不免一些臆测成分,但对于丰富、深化学界对于六朝的认识,功莫大焉。
评分兩年前讀過。。。
评分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