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自殺作為中國問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吳飛,1973年生於河北肅寜,北京大學社會學學士,哲學碩士,哈佛大學人類學博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後,現在北京大學哲學係任教。著有《麥芒上的聖言》、《自殺與美好生活》。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吳飛
出品人:
頁數:125
译者:
出版時間:2007-11
價格:1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7115
叢書系列:“文化:中國與世界”新論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自殺 
  • 吳飛 
  • 心理學 
  • 中國研究 
  • 中國 
  • 哲學 
  • 社會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02年,中國的高自殺率嚮全世界披露,從此自殺成為一個被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書意在透視自殺問題,以反思中國文化中的生命觀以及當代中國的文化處境。作者通過梳理西方自殺思想的傳統,理解當代自殺學背後的文化假設;要理解中國的自殺問題,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殺學理論,而要尋找中國文化中的相應觀念。要解決自殺問題,也不能僅僅鉚在自殺這一個現象上,而要通過它來反觀更重要的思想文化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現代中國的處境和問題,並慢慢找到應對現代性的中國方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本来不想起个这么矫情的名字,算了,只有这个比较贴切了。自杀只是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也无法用一本书给说清楚。不过这本书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就是重视这个问题,至于要怎么解决,只有在荒漠中慢慢寻找绿洲了,或者本身寻找这一行动就已经够用一辈子了,至于找到没找到,...  

評分

对于中国式自杀的现象分析、概括很到位和简洁。 但是角度还是偏“政治”了一些,政治性在这个问题里应该更少甚至可以去掉的。 “如何解决”的方面比较少,但这个不能强求。 内容稍少,其实正文只有前面一半,64页。(不过相对于一些浮肿文来说,简洁是可敬的)  

評分

六篇文章 一个短集 通俗又集中地剖析了中西方对自杀的观点 挺有条理! 不过对一个没有明显宗教信仰的文明来说,只是抛出了一个题目 却无解! 可能东方文明对自杀死亡的态度总是暧昧的!  

評分

我向来是害怕死亡的,不是怕我自己死,是害怕别人的死亡。不是害怕别人死后的“鬼魂”,而是害怕不习惯,不习惯这么一个人就这样离开了自己,你会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自然的想到这个人,然后猛然想到他已经离开了——这种痛,你们能理解吗? 昨天在家看一本新买的书,叫《...  

評分

本来不想起个这么矫情的名字,算了,只有这个比较贴切了。自杀只是个表象,深层次的原因,也无法用一本书给说清楚。不过这本书的作用,已经达到了,就是重视这个问题,至于要怎么解决,只有在荒漠中慢慢寻找绿洲了,或者本身寻找这一行动就已经够用一辈子了,至于找到没找到,...  

用戶評價

评分

民科度和國師度都遠超預期

评分

怎麼設定自殺就是一種非正常行為?誰規定的自殺就是有問題的?我的道德無邊提齣的是這個疑惑。 疑惑太多,就得不齣任何答案。哲學不是設問,不是解惑,是懷疑。

评分

迴答瞭…甘陽為什麼喜歡他的問題。

评分

迴答瞭…甘陽為什麼喜歡他的問題。

评分

隻是小冊子,更深入的還是看作者其它的吧。以自殺切入中西古今和現代性問題。西方基督教視自殺為對救贖的絕望,與不信、無愛(信望愛)一起並列為莫大罪惡,羅馬書8-24中使徒保羅說:“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中國並無宗教牽製,雖屈原、伯夷叔齊也是自殺者,但《韓詩外傳》中仍視他們為磏仁,低於聖仁、智仁、德仁。現代政治與經濟聯姻,傢庭解放社會解放後對人心的忽視,個體更大的自由也意味著更大的無助,更無所措手足,“農傢女”婦女健康小組的意義便在於此。繼承瞭宋明以來的鄉約組織和梁漱溟、晏陽初鄉村建設平民教育的思路,與地方政治機構閤作,以娛樂活動教化互助為依托,是改造人心的政治,在此基礎上重建鄉土中國——“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為生民立命”與“為萬世開太平”從來緊密相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