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飞,1973年生于河北肃宁,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哲学硕士,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后,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著有《麦芒上的圣言》、《自杀与美好生活》。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吴飞
出品人:
页数:125
译者:
出版时间:2007-11
价格:1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27115
丛书系列:“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自杀 
  • 吴飞 
  • 心理学 
  • 中国研究 
  • 中国 
  • 哲学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全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本书意在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论,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个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现代中国的处境和问题,并慢慢找到应对现代性的中国方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二〇〇二年的时候,看到资料显示日本是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地区,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自杀人口中大部分是24-28岁的男性; 后来,突然看到资料说中国每年自杀人数多达30万,占世界的三分之一,深感震惊,于是找了本书读读; 此书前部分从哲学角度入手,有些不好懂,但后面较为通...

评分

六篇文章 一个短集 通俗又集中地剖析了中西方对自杀的观点 挺有条理! 不过对一个没有明显宗教信仰的文明来说,只是抛出了一个题目 却无解! 可能东方文明对自杀死亡的态度总是暧昧的!  

评分

比较像大纲或者内容摘要。薄薄一本三十有点贵。标题有些过大。按照作者的研究中国的自杀主要集中在农村女性。从作者的观点看她们的自杀又不大是对生失去欲望。我从书中看到的是农村女性缺乏独立人格;教育水平低下;以及对单身、失婚、“作风不正”女性缺乏人格和生存的保护和...  

评分

评分

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余华《活着》的思考,每个人读完这本书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作者最为一个自杀学家(第一次听说),并且经历了中西两种文化的洗礼后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死也要活着”这句话,我在看这本书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因为觉得在那样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警惕地意识到不能用西方的框架来认识中国的自杀问题,但自己也未能完全摆脱这样的困境,一来他拿西方理论甚至理想化的宗教资源与中国经验性材料作对比,二来他的动机仍是干预而非理解。窃以为,自杀在中国之不可说不一定是危机,那是非常传统的私领域,是最赤裸的关系和人心。于是我再次觉得家庭是理解中国的最小单位,而个人是西方的。

评分

二十分钟看完。梳理的部分还可以,越到后面感觉越没力气。总之,不过瘾。

评分

托他妈的关系在县城搞调查,写个随笔也不好好说人话……哪怕多记几件有意思的事也好啊,尽整晦涩难懂的笔法写些理论,喝过几年洋墨水的人都这样么……

评分

“乡土中国”版本的自杀问题,在地化的研究,指出西方的人性善恶之哲学本原讨论在中国语境下的缺失,咱们讨论的是“过日子”“做人”的问题。颇有见地,强烈喜欢。

评分

“人心的政治”,人心太少,政治太多,而且两者之间的关系常常说得很莫名。另外吴飞的世界图景里面就只有“中国”和“西方”(甚至是“基督教文明”)这两个东西么?这不是研究方法问题,是思路和视野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