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和瑪格麗特

大師和瑪格麗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學齣版社
作者:[俄]米·布爾加科夫
出品人:99讀書人
頁數:496
译者:錢誠
出版時間:2013-4
價格:29.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020097104
叢書系列:企鵝經典
圖書標籤:
  • 魔幻現實主義
  • 布爾加科夫
  • 小說
  • 俄國文學
  • 俄羅斯
  • 外國文學
  • 文學
  • 俄國
  • 經典文學
  • 蘇聯小說
  • 魔幻現實主義
  • 愛情故事
  • 奇幻小說
  • 大師形象
  • 瑪格麗特
  • 反叛主題
  • 命運探討
  • 人性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撒旦假扮外國教授沃蘭德走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蘇聯首都莫斯科,遇見莫斯科文聯主席柏遼茲和青年詩人伊凡,他們不信上帝,也不信魔鬼,沃蘭德逐一反駁,並預言柏遼茲當天的死亡。伊凡目睹柏遼茲被電車輾斃的慘劇,懷疑沃蘭德是外國特務,緊追不捨,卻被關入精神病院,並認識瞭大師。大師是個不知名的作傢,情人瑪格麗特崇拜他的纔華,稱他為大師,他也就以此自居。

大師寫過一本關於彼拉多審判耶穌的小說,受到批判後,驚恐之下燒毀瞭手稿,進瞭精神病院。大師失蹤後,瑪格麗特到處尋找,遇見撒旦的隨從,得到迴春脂,恢復青春,經曆許多奇事後,終於救齣大師。在撒旦的指引下,大師和瑪格麗特的靈魂越過莫斯科的麻雀山,飛嚮永恒的傢園。

《大師和瑪格麗特》把曆史傳奇、神秘幻想和現實生活糅閤起來,被認為是二十世紀魔幻現實主義的代錶作之一。

著者簡介

米·布爾加科夫(Михаи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Булгаков,1891-1940),齣生於烏剋蘭基輔市一個神學教授傢庭,自幼喜愛文學、音樂、戲劇,曾夢想當歌劇演員。九歲時初讀《死魂靈》,便深深愛上瞭果戈理獨特的諷刺藝術風格。但中學畢業後,卻考入基輔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從事醫生職業。一九二○年棄醫從文,開始文學生涯。兩年後,他開始在《汽笛報》工作,發錶瞭一係列短篇小說、特寫和小品文,揭露並諷刺不良社會現象,以幽默和辛辣的文風著稱。他的中篇小說《不祥的蛋》(1925)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受到高爾基等人的重視。但不久,他被批評為作品嚴重反對蘇維埃,根據他的長篇小說《白衛軍》(1925)改編的劇本《圖爾賓一傢的命運》和話劇《逃亡》被斯大林斥責“為白衛分子辯護”,連同《佐伊卡的住宅》(1926)、《紫紅島》(1928)一並遭到禁演。此後,他的任何作品都無法通過審查,但布爾加科夫依然堅持寫作,一九二八年他開始瞭一生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大師和瑪格麗特》的創作,直到逝世。一九六六年,《大師和瑪格麗特》在布爾加科夫去世二十六年之後經刪節、改動後首次在蘇聯齣版。一九六九年小說完整俄文版在法蘭剋福齣版,從此走嚮世界,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俄羅斯最偉大的小說之一。

圖書目錄

第一部
第一章永遠彆跟生人攀談
第二章本丟·彼拉多
第三章第七項論證
第四章追捕
第五章在格裏鮑耶陀夫之傢
第六章果然是精神分裂
第七章凶宅
第八章教授與詩人交鋒
第九章卡羅維夫的花招
第十章雅爾塔急電
第十一章伊萬人格二重化
第十二章錶演魔術,披露內幕
第十三章主人公現身
第十四章光榮歸於雄雞
第十五章尼卡諾爾的夢
第十六章行刑
第十七章惶惶不安的一天
第十八章碰壁的來訪者
第二部
第十九章瑪格麗特
第二十章阿紮澤勒的迴春脂
第二十一章飛翔
第二十二章燭光熠熠
第二十三章撒旦的盛大晚會
第二十四章喚來大師
第二十五章總督如此拯救猶大
第二十六章掩埋
第二十七章第五十號住宅的末日
第二十八章最後的風波
第二十九章命運注定
第三十章時辰到!時辰到!
第三十一章麻雀山上
第三十二章寬恕和永安
尾聲
水消失在水中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大师与玛格丽特,从小说的篇幅来看,倒不如说是撒旦与玛格丽特。生死、宽恕、宗教、爱情、责任。。。。。。整部小说要说的东西如此之多,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某个主题,似乎相当不容易。尽管如此,看到作者的题目,不能不让人感到某种疑惑:既然是《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何第一部...  

評分

評分

每读《大师和玛格丽特》,时而欣喜、时而悲伤,时而期待、时而绝望,交错不已。读毕后,又总不免落个焦躁不安——就如那个尚未得到宽恕的本丢•彼拉多,在每个月满之夜饱受内心的折磨,历千年不止。而小说却始终在那里,它的深邃和博大,一如沃兰德遮蔽苍穹的斗篷,完全掩盖...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誰在愛,誰就應該與他所愛的人分擔命運。

评分

我們第三次仍然是說,我們希望釋放巴拉巴。

评分

從Simon Nabatov的同名唱片,到電影,到原作,也算圓滿。電影情節的順序自然是“電影的”,也許就像《野棕櫚》這樣的作品,隻有閱讀原作纔能體會作者刻意安排的章節穿插、復調式並行的妙處。不求全,簡單說說自己的閱讀體驗和觀感。小說中,布爾加科夫將撒旦描繪成充滿人性的救世主,甚至撒旦和耶穌都沒有世俗概念中的那麼對立瞭。這大概是對東正教當時在蘇聯處於傀儡地位的尷尬情形的一場徹頭徹尾的反諷。齣於對精神世界的呼喚和追求,布爾加科夫對處於時局撕裂狀態、疾於革新而拋棄傳統(尤其宗教)甚至人性本源的蘇聯發齣超前的一問,實際上他在上世紀30年代看到的問題,後來在蘇聯(俄國)並未得到解決,甚至幾乎成為共産主義世界的通病。接受瞭西德價值觀的Simon Nabatov選擇這部小說作為專輯概念,就更情有可原瞭。

评分

魔幻現實主義濃墨重彩的三重奏:撒旦降臨1930年莫斯科,是雞犬不寜的荒誕諷刺劇,“惡”的鞭撻反而狠狠揭露世人醜態;猶太總督彼拉多處死耶穌的聖經故事改寫,故事厚重,充滿象徵色彩;獨居小樓、不名一文的文學大師與賞識他纔華的愛人瑪格麗特,作品被禁的布爾加科夫靈魂的孤獨多少還是摺射瞭進來。三條綫索完美交織在作品裏,這種獨特的敘事結構使小說成瞭意涵豐富的“復調音樂”,張力十足,難忘莫斯科眾生相,難忘彼拉多的煎熬,更難忘瑪格麗特的飛升、瘋狂的撒旦晚會、與大師獲得的寜靜與解脫,整個小說在這個階段開始絢爛起來,狂奔起來,調子激越得讓人難以自拔。

评分

布爾加科夫把現實荒誕化和魔幻化,諷刺中尖刻的銳芒被戲劇式的幽默巧妙淡化。對完全傷害瞭他的冷酷現實,他選擇瞭最智慧又最溫柔的方式。在此書裏,撒旦和耶穌毫無衝突,大師和瑪格麗特有完美虛幻的愛情,但你會發現故事確實是在現實上發生的。這個莫斯科誇張到瞭精彩地展現瞭真正的現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