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三部曲

先知三部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伊萨克.多伊彻
出品人:
页数:1672
译者:周任辛
出版时间:1999-01
价格: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09137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托洛茨基
  • 传记
  • 历史
  • 苏联
  • 共产主义
  • 政治
  • 苏俄
  • 多伊彻
  • 哲学
  • 宗教
  • 经典
  • 智慧
  • 思想
  • 文学
  • 先知
  • 信仰
  • 启示
  • 精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先知三部曲》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着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这部巨着是由波兰社会主义者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1967)所着。这部书分为三卷:《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879-1921》(The Prophet Armed: Trotsky, 1879-1921;1954年出版)、《被解除武装的先知:托洛茨基1921-1929年》(The Prophet Unarmed : Trotsky, 1921-1929;1959年出版)、《流亡的先知:托洛茨基1929-1940》(The Prophet Outcast: Trotsky, 1929-1940;1963年出版)。

作为着名的苏联和联共(布)问题专家的多伊彻,他的主要着作还有 《斯大林之后的俄国》(Russia After Stalin;1953年出版)《斯大林政治传记》(Stalin : a Political Biography;1966年出版)《未完成的革命:俄国1917-1967》The Unfinished Revolution: Russia 1917-1967)等。

《武装的先知》内容叙述了托洛茨基早年的经历、他从孟什维克转变成布尔什维克的过程、他在1905年革命的贡献、他参加和领导1017年十月革命的过程,以及他在十月革命后为保卫布尔什维克苏维埃政权而进行的斗争,当中也阐述了托洛茨基对俄国革命所作的理论思考、“不断革命论”的起源和行程过程。

《被解除武装的先知》则相当全面且系统地介绍1920年代俄共党内错综复杂的、激烈的且残酷的派系斗争,详尽地叙述了当时苏俄领袖们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党内民主、民族问题、“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和“世界革命”等问题上的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与斯大林之间的角力。

《流亡的先知》着重在叙述托洛茨基在土耳其、法国、挪威和墨西哥的流亡生涯,他在流亡期间对俄国和世界革命等问题的理论着述,最后以他在墨西哥被斯大林刺杀身亡的悲剧结局告终。

读书超慢的笔者,现在还只把14章的《武装的先知》读到第十一章而已。看来要读完整部三卷本的《先知三部曲》还要一段很长的时间了。无论如何,书中对一个20世纪最重要的革命家的经历和斗争过程作出的生动刻划,无不让笔者对托洛茨基的认识又迈进了一步。虽然一种悲剧的情怀贯穿着整个关于这名杰出革命家的叙述,但是却无损读者们发觉其光芒足以驱走人类社会数千年黑暗的理想泉源。这的确是值得推荐的一部书。

作者简介

[波]伊萨克•多伊彻(Isaac Deutscher),1906年生于波兰,20岁加入波兰共产党,很快成为著名的波兰思想家、苏联及联共(布)问题专家。1932年,加入托洛茨基反对派。1939年,侨居伦敦。一生著述甚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先知三部曲》和《斯大林政治传记》。1967年逝世,时年60岁。他的《先知三部曲》迄今仍是举世公认的研究托洛茨基的最权威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十月革命的暴力和不够暴力 此书再版与初版虽然只相隔了9年,但在这9年里,中国学界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1999年底或2000年初,席殊书屋在评1999年10大好书时,评委之一、经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大块理论文章的中共理论家对某些学者提议把《先知三部...  

评分

20世纪重要的政治传记之一。   ——英国《每日电讯报》       对我来说,伊萨克·多伊彻三卷本的托洛茨基生平是这一年最激动人心的读物。毫无疑问,这部传记肯定会列入用英语写成的最优秀的传记之列。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格拉汉姆·格林      他(伊萨克·...  

评分

十月革命的暴力和不够暴力 此书再版与初版虽然只相隔了9年,但在这9年里,中国学界对十月革命的看法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得1999年底或2000年初,席殊书屋在评1999年10大好书时,评委之一、经常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大块理论文章的中共理论家对某些学者提议把《先知三部...  

评分

一、《先知三部曲》这本书 【 摘录 多依彻着的《先知三部曲》分别在1954年,1959年和1963年在英国出版了,该书立即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详尽、最全面的托洛茨基传记,………… 书名用「先知」三部曲表明托洛茨基不少的预言得到应验了。…………多依彻同样...  

评分

解散立宪会议      当然,现在国内学界对十月革命的批评不仅仅局限于十月革命的本身,它是暴力的或不够暴力上,对十月革命的否定扩展到对布尔什维克党、它的领袖列宁和它的策略上。在这方面最为人所诟病的一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二是解散立宪会议。   前者说布尔什...  

用户评价

评分

他伟岸的身影和纯洁的心灵使我们自惭形秽

评分

了解一下苏联的过往历史。

评分

托派人士的作品,有一个致命的矛盾:既要赞颂十月革命的功绩(换言之,托洛茨基的功绩),又要解释托一手创立的体制为什么会反过来毁灭创立者自身;既要赞颂工人国家、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又要解释为什么在这个先进国家官僚会成为一个暴虐的“新阶级”。最后只能诉诸于命运的悲剧(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实现以及残酷内战的必需)。通篇看下来,托洛茨基的政治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他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经历而变化的。当他还是一个普通革命者的时候,他呼吁自由。他成为红军最高领导的时候,就要强制他人为革命献身。而当他被革职、流放、驱逐乃至儿女死亡之时,他反官僚的态度才逐步强化起来。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这些革命者谈论的是阶级、命运这些宏大概念,就是没有“人”。

评分

许久未经历的漫长阅读体验。Deutscher的文字兼具了马克思主义者的战斗力与作为一名追随者的个人关怀。对托洛茨基与社会、苏联及世界环境变迁的结合叙事,让三部曲作为传记作品已经达到巅峰,而更有意思的,则是多伊彻对布尔什维克及诸多政治思想的不经意探讨,更可将本书直接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脉络之中。托洛茨基的思想本身是因其性格与经历而始:一种浪漫主义的追求与限制于自身的偏狭。只见当代种种不过是曾经的余音未停。力不足,唯有掩卷叹息。

评分

托派人士的作品,有一个致命的矛盾:既要赞颂十月革命的功绩(换言之,托洛茨基的功绩),又要解释托一手创立的体制为什么会反过来毁灭创立者自身;既要赞颂工人国家、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又要解释为什么在这个先进国家官僚会成为一个暴虐的“新阶级”。最后只能诉诸于命运的悲剧(社会主义在落后国家实现以及残酷内战的必需)。通篇看下来,托洛茨基的政治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他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经历而变化的。当他还是一个普通革命者的时候,他呼吁自由。他成为红军最高领导的时候,就要强制他人为革命献身。而当他被革职、流放、驱逐乃至儿女死亡之时,他反官僚的态度才逐步强化起来。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印象是,这些革命者谈论的是阶级、命运这些宏大概念,就是没有“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