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尔(Heinrich Boll, 1917-1985),德国作家。生于科伦一个雕刻匠家庭。1939年如科伦大学学习日耳曼语文学,同年,应征入伍,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曾受过伤。当过俘虏。对法西斯战争深恶痛绝。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成为职业作家。他的前期作品着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旨在探索战争给德国及其民族带来的种种灾难。五、六十年代,他的作品主要写西德战后“经济奇迹”中的小人物的种种遭遇。70年代,他的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高峰。他以杰出的成就成了著名的“废墟文学”的扛鼎者。伯尔的小说创作手法基本上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但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他的作品大多是回忆式的,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塑造人物形象时大量采用内心独白。1972年,“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正点到达》,长篇小说《小丑之见》、《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
是good的小说,但非great。 怎样的小说算great的?在我看来,一则要深、广。比如《罪与罚》之深,《刽子手之歌》、《赫佐格》之广。当然,通常情况,是既深且广的。二则近乎完美。比如《包法利夫人》平实的完美(虽然这只是一个“小”作品),像降龙十八掌似的,面子上不花哨,...
评分 评分不知道译者是不是一个人啊... 但是,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好书,给人的感动久久不能忘怀.没有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真是遗憾.虽然我想看的书很多,LIST拉了好长,时间有限,但是这本书还是看了好几遍,给别人写信/留言时也要摘录几句...说的好像走火入魔了呃...总之,推荐大家一看.
评分 评分此书相当不错,手法很是新颖,当然现在来说看过许多有些见怪不怪,但想想当年初读之时委实很是惊叹和赞赏。 “我”的职业是一个小丑,应该是给人带来欢笑的,不过在书中“我”用三个小时的时间“演出”了一出现实主义的悲喜剧。在现实的三个小时的时间内,通过“我”的...
我所读过的伯尔最好的小说
评分绝对是诺奖得主伯尔的一部精彩之作。全书故事以汉斯的个人视角展开,短短几个小时的回忆与心理活动交织,几通电话中的对白和臆想中的猜忌互相映照,虚实变幻中充满离愁苦短的奇思妙想,篇幅并不长,结构也相当完整。
评分伯尔没有棱茨自然。
评分把伯尔的语言和闪光的地方展现的淋漓尽致的小说——对特定意象不断的重复,臭水沟,肿胀的膝盖,饥饿,天主教,以及画龙点睛般的奇思妙想——每次看他写透过电话嗅到那头的人的味道就会觉得天啊描写的太好了这个点太好了,以及伯尔最擅长的传情,让我想到了塞林格那个著名的一语点破很多事的短篇名——既有爱也有凄苦污秽。评论里说伯尔有匠气,笑,确实有,但他的技巧,在叙事和组织推进情节兼顾回忆这点上真的很棒。
评分我所读过的伯尔最好的小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