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德] 托马斯·曼
出品人:
页数:206页
译者:陶然
出版时间:2012-7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4307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托马斯·曼
  • 德国
  • 小说
  • 德国文学
  • 哲理性
  • 外国文学
  • 文学
  • 托馬斯曼
  • 威尼斯
  • 历史
  • 旅行
  • 文化
  • 建筑
  • 艺术
  • 浪漫
  • 迷失
  • 探索
  • 城市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

作者简介

托马斯·曼(Thomas Mann),是20世纪德国文坛最耀眼的巨星,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他于192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托马斯·曼于一八七五年六月六日生于德国北部吕贝克城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托马斯·约翰·亨利希·曼(1840-1890)是经营谷物的巨商,后任参议及副市长;母亲尤莉亚·曼(1851-1923)生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出身富贵,有葡萄牙血统。父亲严肃、冷静,富于理智,而母亲则热情奔放,爱好艺术。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哥哥亨利希·曼以后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一八九〇年十月,父亲去世,商行倒闭,全家遂于一八九二年迁至慕尼黑定居。翌年,他在文科中学毕业,后即在一家火灾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托马斯·曼早年即爱好文学艺术,博览群书;学习期间,他曾用保尔·托马斯的笔名在《春风》及《社会》杂志上发表诗歌与论文,但并不为人注目。在保险公司当见习生时,他仿效法国作家布尔热和莫泊桑的风格写了一篇以女演员和大学生的恋爱为题材的故事,这就是一八九四年十月在《社会》杂志发表的中篇小说《堕落》。

一八九五年,他离开保险公司,在慕尼黑高等学校学习,当一名旁听生。他不但旁听了艺术史和文学史等课程,而且对经济学也甚感兴趣。与此同时,他为哥哥亨利希·曼主编的《二十世纪德意志艺术与福利之页》审稿,并撰写书评。

目录信息

迷失威尼斯
托尼奥·克律格
特里斯坦
菲利克斯·克鲁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多数人都喜欢听音乐,不同的只是类型,但是有个普遍的规律,流行的难以持久,万人空巷之后是万籁俱寂,于一个时代不被多数人接受的,辗转到另一个时代却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现象对于图书亦然! 我是个酷爱纯文学书的人,有人不屑的质疑我,何为纯文学?我就会忍不住告诉...  

评分

评《魂断威尼斯》 关于作者: 托马斯·曼,是德国的小说家与散文家,他出生于1875年的德国北部,从小深受家庭艺术气息熏陶的他就立志做一个作家,当然后来他确实做到了。在21岁时候,他就成为了一名自由作家。在1897年,也就是托马斯·曼23岁之时,开始创作了其人生中的第一部...  

评分

菲德拉斯这个名字,感觉译者没译好。按我的阅读量看来,菲德拉斯应该翻译为 斐德若。柏拉图的对话集里 《会饮》《斐德若》都主要有他的观点。“神在有情人身上”(见于施特劳斯《柏拉图的会饮》)。扯到柏拉图,这个话题就大了,本人功力也不够。  

评分

就象某些宗教中纯粹的观火仪式。把自己放入火中,以便由燃烧获得不同的残片。意象不一定意义或是赋有真实感,但火炼融于心,一条深入自我的征途。我想我也是这样来对待这一本书。它给了我一所空房间,阳光和美是精神的流质,那是爱,也是死亡。 Jan 27, 2010 21:10:00 残片...  

评分

阿申巴赫是个虔诚的作家。同所有早年即有成就的作家一样,在年少轻狂还未被岁月完全抹去的时候,得到许多的赞赏和仰慕。幸运的是,这些肯定仍然激励着阿申巴赫的虔诚,让他继续写作,继续期待一语惊人的成就感。 天赋和源自生活的灵感终于日渐衰竭,他意识到自己的文字丢掉了锋...  

用户评价

评分

故事只有六十几页,表面写的是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实则是呈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及艺术家眼中的艺术世界。曼对以下几点的描绘给我印象很深:写风景,异国风情,目眩神迷;写城市记忆,欲去还留,爱憎交叠;写爱慕对象,惊为天人,自惭形秽;写苦恋者的心理,想入非非,自怨自艾,爱的徒劳,甜蜜与忧愁;写“美”这个本体或原型,形象生动,入木三分。此外,小说中暗藏着一个前文本,即柏拉图对话录中苏格拉底和少年斐多关于“美”的讨论,而《迷失威尼斯》这个文本就是在呼应它,对它做出回复,这个处理也丰富了该小说,不再是简单的爱情故事个案,而是讨论爱和美的普遍意义。

评分

“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评分

看书的时候没去听马勒。。找了伯恩斯坦那场最后的音乐会。。。

评分

“上帝也采用这种方式,为了向我们展示其伟大,利用年轻人的形体和肤色,使概念上的东西可视化,引起人们对美的反思,使我们在看到后既满怀忧伤又燃起希望之火。”

评分

加一星给托尼奥克律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