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

胡塞尔现象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D·扎哈维
出品人:
页数:174页
译者:李忠伟
出版时间:2007-8
价格:2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43414
丛书系列: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
图书标签:
  • 现象学 
  • 胡塞尔 
  • 哲学 
  • 西方哲学 
  • 扎哈维 
  • 德国哲学 
  • 扎哈维(D·Zahavi) 
  • 欧陆哲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胡塞尔现象学》作者陈述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系统的和编年的视角。这个陈述大概遵循了胡塞尔思想的发展秩序,从早期对逻辑和意向性的分析开始,经过其成熟时期对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分析,到晚期对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分析。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逻辑研究》和对心理主义的批评 胡塞尔是从对心理主义的批评开始的(《逻辑研究》)。认为逻辑、真理不能还原为主观意识. 但他对心理主义的批评不同于弗雷格,前者认为批判之后,仍需要对意向性加以分析;后者则对意识置之不理了。 “如果我们希望阐明逻辑原则或实在对象...  

评分

评分

评分

[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何以可能。而不是考察意识是否独立获得独立心灵的实在知识,这一问题和有关外在实在的问题被他作为形而上问题拒绝掉了。 心理主义认为认识论现象是心智现象,因此研究他们和逻辑学是心理...  

评分

无论是翻译上还是书本上都是国内可以说是最优秀的现象学导读,扎哈维提供的是关于胡塞尔各方面论述几乎完备的一个索引。 扎哈维关于胡塞尔的解读主要在于这样的论点 1)胡塞尔现象学并非是海德格尔或者其后辈们认为的那样作为一个陷入近代主体性中的一个被超越的环节,相反,...  

用户评价

评分

胡塞尔现象学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逻辑和意向性分析,2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3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胡塞尔还是在继续回答康德问题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何为现象学,胡塞尔首先将其定义为一种描述性科学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其次现象学是关于存在和实在的本性的问题,主题化并阐述清楚这一问题。实在对于胡塞尔意味着这个对象在其亲身在场中被直观地给予;在先验哲学维度上,现象学是在与世界和主体间性的孤立和分离中研究纯粹的主体性。现象学的真正主题是在先验主体的自我构成之中世界成为的过程即:主体—主体间性—世界。

评分

胡塞尔现象学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逻辑和意向性分析,2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3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胡塞尔还是在继续回答康德问题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何为现象学,胡塞尔首先将其定义为一种描述性科学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其次现象学是关于存在和实在的本性的问题,主题化并阐述清楚这一问题。实在对于胡塞尔意味着这个对象在其亲身在场中被直观地给予;在先验哲学维度上,现象学是在与世界和主体间性的孤立和分离中研究纯粹的主体性。现象学的真正主题是在先验主体的自我构成之中世界成为的过程即:主体—主体间性—世界。

评分

看了一小部分,觉得还挺清楚

评分

胡塞尔现象学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逻辑和意向性分析,2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3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胡塞尔还是在继续回答康德问题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何为现象学,胡塞尔首先将其定义为一种描述性科学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其次现象学是关于存在和实在的本性的问题,主题化并阐述清楚这一问题。实在对于胡塞尔意味着这个对象在其亲身在场中被直观地给予;在先验哲学维度上,现象学是在与世界和主体间性的孤立和分离中研究纯粹的主体性。现象学的真正主题是在先验主体的自我构成之中世界成为的过程即:主体—主体间性—世界。

评分

重读第二遍做笔记中,这本书恰到好处,比《现象学导论》略深一点,比《现象学的观念》略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