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现象学》作者陈述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结合了系统的和编年的视角。这个陈述大概遵循了胡塞尔思想的发展秩序,从早期对逻辑和意向性的分析开始,经过其成熟时期对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分析,到晚期对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的分析。
[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M].李忠伟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知识论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何以可能。而不是考察意识是否独立获得独立心灵的实在知识,这一问题和有关外在实在的问题被他作为形而上问题拒绝掉了。 心理主义认为认识论现象是心智现象,因此研究他们和逻辑学是心理...
评分胡塞尔现象学核心部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逻辑和意向性分析,2还原和构成的先验哲学,3主体间性和生活世界。胡塞尔还是在回答康德问题即知识的可能性问题。何为现象学,胡塞尔首先将其定义为一种描述性科学区别于传统形而上学;其次现象学是关于存在和实在的本性的问题,主题化...
评分一、《逻辑研究》和对心理主义的批评 胡塞尔是从对心理主义的批评开始的(《逻辑研究》)。认为逻辑、真理不能还原为主观意识. 但他对心理主义的批评不同于弗雷格,前者认为批判之后,仍需要对意向性加以分析;后者则对意识置之不理了。 “如果我们希望阐明逻辑原则或实在对象...
评分很有名 但毕竟只是介绍性的 译文就胡塞尔哲学的一些专门术语、概念而言,挺好的,和国内常规译法保持一致
评分一、《逻辑研究》和对心理主义的批评 胡塞尔是从对心理主义的批评开始的(《逻辑研究》)。认为逻辑、真理不能还原为主观意识. 但他对心理主义的批评不同于弗雷格,前者认为批判之后,仍需要对意向性加以分析;后者则对意识置之不理了。 “如果我们希望阐明逻辑原则或实在对象...
篇幅不长,我见过的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最好导论。深入浅出介绍了几乎所有核心概念;揭示出它们深层次的联系,展现出胡塞尔思想发展的连贯性;详尽分析了常见的对现象学的流俗化误解,将表面矛盾揭示为内在一致。此外,文献征引广博且规范。无论是读原著前还是之后,这本书都是对于理解现象学的莫大帮助。
评分转战装逼阵地
评分篇幅不长,我见过的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最好导论。深入浅出介绍了几乎所有核心概念;揭示出它们深层次的联系,展现出胡塞尔思想发展的连贯性;详尽分析了常见的对现象学的流俗化误解,将表面矛盾揭示为内在一致。此外,文献征引广博且规范。无论是读原著前还是之后,这本书都是对于理解现象学的莫大帮助。
评分把胡赛尔的现象学思路(批判心理主义-先验现象学-发生现象学-生活世界)将得十分清楚,后边诸如时间、主体间性、身体、生活世界的主题也很好。从这里能看出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特别是发生现象学部分)与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的原型。当然,作为一本不足两百页对胡赛尔思想的介绍书籍,不得不有所重构和精炼,这种缺失感到后面部分就越发明显了。算是现象学学习的起头吧,胡赛尔的大部头可真不少,就甭说手稿了。。。不要忘记现象学是创造性的经验方法,而不是文献学。
评分就一句话:业界良心。无论原著还是翻译,谁读谁知道。不过我还是不推荐这本书作为入门现象学的第一本书,有了一定基础再读会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这本书是我的常备手头书,没事的时候就翻翻,也是唯一一本敢说大体全文通读的专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