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

橡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阿兰·罗伯-格里耶 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之一。 1922年生于法国布勒斯特,1945年毕业于法国国立农艺学院,获得农艺工程师证书,在国家统计院及殖民地热带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从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1953年发表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发表《窥视者》获当年法国评论家奖。之后,他在巴黎午夜出版社担任文学顾问,同时从事写作及摄制电影。他的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安巴》(1961)由法国新浪潮电影著名导演阿兰·雷奈摄制成电影,获得同年威尼斯电影节大奖。他认为电影艺术比小说更适于客观地记录事物的世界,因此从六十年代起创作并导演《欧洲快车》、《撒谎的人》、《欲念浮动》、《使人疯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单独摄制的影片《不朽的女人》获路易·德吕克电影奖。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出品人:
页数:252
译者:林秀清
出版时间:2007-7
价格:21.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702898
丛书系列:阿兰·罗伯-格里耶作品选
图书标签:
  • 罗伯-格里耶 
  • 新小说 
  • 法国 
  • 法国文学 
  • 小说 
  • 阿兰·罗伯-格里耶 
  • 外国文学 
  • AlainRobbe-Grillet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涉及一个明确、具体而重要的事件:

一个男人之死。

这是个具有侦探性质的事件,

就是说有一个凶手、一个侦探、一个受害者,

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此简单,

因为本书是讲一个发生于24小时之内的、枪击与死亡之间的故事,

子弹的射程仅四五米,24小时太长了。

1953年问世,阿兰·罗伯-格里耶发表的第一部作品,出版后一时问津者寥寥。到六十年代,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1968年拍成电影,片名是《撒谎的人》。

一个恐怖组织计划把对国家政治经济起重大影响的集团成员一一杀死,其中的一个成员杜邦第一次幸免于难;内务部立即派员前去调查,本以为恐怖分子会刺杀前来取走杜邦保存的重要文件的大商人马尔萨,不料马尔萨临阵逃脱,被迫亲自去取文件的杜邦死于非命。乍一看,这似是一部侦探小说,其实作者是故意借侦探故事以揶揄传统现实主义善于制造的“真实幻觉”。在小说结构上,作者打破了按时间顺序发展情节的格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从时间顺序来说,先看的是这一本,前言说它看上去像一部侦探小说,那只是一个故事外壳,因为谜题率先就被说破,之前就把谜底戳穿,这说明作者小说的目的并不在于悬疑,而是知道谜底后一系列的空无的语言,这样的叙事非常令人着迷,所以它不会是一本侦探小说,而是一部新小说。...  

评分

读书笔记48:橡皮 八几年翻译引进的时候还叫新小说,我隐隐约约感觉我看过,记不得什么时候了,看过太多的书了。九十年代又称为新寓言小说,主要是法国六七十年代的那批作家,其中就有后来得了诺贝尔奖的勒克莱齐奥。这个类型的小说轻情节,重形式,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橡皮还算...  

评分

买这本书的时候有过再三的犹豫,不厚的书价格也算不上便宜,16的开本,长宽的比例却与普遍的书有很大的区别,《橡皮》这个名字很吸引人,但是法语的文学我有点抵触。封面做的很朴实,几句话却很抓人,跟我一块买书的老妹,从来不看纯文学类的书,她说在我买的这几本书里面,...  

评分

读书笔记48:橡皮 八几年翻译引进的时候还叫新小说,我隐隐约约感觉我看过,记不得什么时候了,看过太多的书了。九十年代又称为新寓言小说,主要是法国六七十年代的那批作家,其中就有后来得了诺贝尔奖的勒克莱齐奥。这个类型的小说轻情节,重形式,阅读起来比较困难。橡皮还算...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2012038

评分

我终于意识到 我确实欣赏不了侦探小说

评分

我终于意识到 我确实欣赏不了侦探小说

评分

新小说派:摆脱“真实幻觉”、非人格化客观描述。

评分

线索套着线索,真相掩盖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