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法国声名卓著的小说家、散文家和剧作家,“存在主义”文学的大师。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奖作家之一。
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摘自《一五一十部落》 作者:林 扬 为了使读者更便捷地了解一本书的大体内容,也为了这本书作为商品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出版社往往会在书的封面尤其是封底,录入一些名人或名媒体的点评,当然,都是颂词。许多人读了书回头再看这些书评,常会觉得它们简短但不一定扼要...
评分(原载于微信公众号“文派”, 2015.12.7) 失去想象力的城市 四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疫袭击了小城阿赫兰。这个阿尔及利亚的法属区背对着热带的大海,宛若一片陆地丘陵中的沉睡者。人们在闷热的空气中工作、恋爱、死去,乏味的生活与娱乐的生活,都与其他现代城市无异。 然而当...
评分 评分 评分WH肺炎期间,被铺垫该地的疫情消息淹没,我的同学和老师们、曾经的同事们,几乎都在一线。心情实在很down,只好再拿起《鼠疫》,翻了前1/4就突然轻松很多,因为看到人类其实一直如此愚蠢,这么多年也无大长进。所谓没有大希望,也就没有大失望了。 和今天的场景对比,摘抄几段...
我们可能都快死了,有人给我看看奶子吗?
评分对于人生,加缪给出了三条路。第一条——颓废,向柯塔尔那样,无所事事,酗酒,选择逃避这一切。第二条——盲目的相信宗教,像神父一样,刚开始相信自己的认识是正确的,人民都是有罪的,应当受到上帝的惩罚。但是后来一位纯洁儿童的死,打破了他的信仰。于是自己的盲目信任,被一次次打倒,直到最后爬倒在地,永远起不来了(并不是说不能信教,而是说不能盲目的信,因为如果你用心去追随,那就引向了第三条路)。第三条路是最艰辛的一个,你必须跟命运搏斗,哪怕他一次一次把你打倒,你也要站起来,直到你最后的一口气。就像塔鲁一样。因为你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意义,鼠疫中的所有角色死亡后都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你可以选择活得精彩。
评分这一场鼠疫,使那座死亡之城看透了生活的真谛,但是自由来临时,他们似乎已经忘却曾经经受过的重大灾难与痛苦。老人所得没有错,什么是鼠疫,鼠疫就是生活。不管是相隔两地的恋人,还是在身边承受着病痛折磨的亲人,当生与死只在一念之间,你就会发现,你的恐惧被放大,你全部的生活不过是为了生存。而往往那种时候,绝望就无处不在了。人性的考验需要这样的歇斯底里,也是这样,你会看到,丑陋的面目横陈而出。
评分不大喜欢。
评分非常欣赏加缪的《局外人》,但这本《鼠疫》放弃了一次又重读了一次之后仍然无法得知妙处在哪里。20200131补充:翻译的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