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Free Press
作者:Francis Fukuyama
出品人:
頁數:464
译者:
出版時間:2006-3-1
價格:USD 17.00
裝幀:Paperback
isbn號碼:978074328455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政治
  • Fukuyama
  • 曆史
  • 福山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政治哲學
  • 民主
  • 政治哲學
  • 曆史終結
  • 自由民主
  • 後現代主義
  • 意識形態
  • 人類命運
  • 現代性
  • 西方中心論
  • 福山
  • 烏托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Ever since its first publication in 1992,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has provoked controversy and debate. Francis Fukuyama's prescient analysis of religious fundamentalism, politics, scientific progress, ethical codes, and war is as essential for a world fighting fundamentalist terrorists as it was for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Now updated with a new afterword,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 is a modern classic.

著者簡介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斯坦福大學弗裏曼•斯伯格裏國際問題研究所奧利弗•諾梅裏尼高級研究員,此前曾任教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茲高等國際研究院、喬治•梅森大學公共政策學院,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企劃局副局長、蘭德公司研究員。著有《曆史的終結與最後的人》、《信任》、《十字路口上的美國》、《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現居加利福尼亞。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手头拿的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的第二版。在买这本书之前,恰巧看到了雷颐先生的翻译举谬之文http://tbn.blogbus.com/logs/2004/11/474584.html,曾一度犹豫是否购买。幸好到手时发现此书已是再版,许多明显误译已得到更正。但在我的阅读过程中,依然发现了几个翻译错误或...  

評分

老实说,这本书三十万字的总字数在其他大部头理论中显得并不是特别显眼,唯一可以吸引眼球的或许就是那像科幻大片一样的书名了。坦诚地说如此大气的书名的确不常见,可惜入坑之后的我在看过半后也不免开始昏昏欲睡脑子发胀,作为政治学著作本身确实不讨好,只是敢在今天这个思...  

評分

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受到了两次挫折。 一是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你说我们不自由,可我们在这饭桌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这还不是自由吗?”。另一次,是看许知远采访马东的时候,马东说,“你认为时代一定是进步的,但其实历史是遗忘和再重来的循环。”单纯看这...  

評分

福山把“历史终结”之后的社会——“获得普遍平等认可”的社会——“自由民主社会”称为“后历史社会”或“后历史世界”,而把此前的社会称为“历史社会”或“历史世界”。福山说:“在不远的将来,世界历史将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后历史’部分,一是历史部分。”①对于“后...  

評分

我读这本书,是因为受到了两次挫折。 一是在一次聚会的时候,一个朋友问我,“你说我们不自由,可我们在这饭桌上想说什么就可以说什么,这还不是自由吗?”。另一次,是看许知远采访马东的时候,马东说,“你认为时代一定是进步的,但其实历史是遗忘和再重来的循环。”单纯看这...  

用戶評價

评分

從一眾很有啓發性的前人視點中,福山並未成功構建齣一個所謂“雄辯”的理論體係,隻能一次又一次失落在纔剛萌發的驚喜中。雖然在“起源”中對這本書的觀念作者已經作齣瞭修正,但其思維路徑和分析工具依舊比較貧乏。

评分

曆史循環論

评分

Apparently history is still ongoing and many of us are not last men yet...

评分

曆史循環論

评分

從一眾很有啓發性的前人視點中,福山並未成功構建齣一個所謂“雄辯”的理論體係,隻能一次又一次失落在纔剛萌發的驚喜中。雖然在“起源”中對這本書的觀念作者已經作齣瞭修正,但其思維路徑和分析工具依舊比較貧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