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出生于比利时,但是在美国成就了他的事业。正是在他手中,科学史最终成为一门正式学科。1913年他创办了著名科学史杂Isis,并担任主编长达40年。1940年他被任命为哈佛大学的科学史教授。人们认为他创造了科学史这门学科的“工具、标准以及批判的自觉性”,故誉之为“科学史之父”。萨顿生前出版了15部专著,发表了340多篇论文和札记,编辑了79份详尽的科学史重要研究文献目录。这些都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本书是反映萨顿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书中包括了萨顿1930年的科尔沃演讲与1935年的埃里奥·鲁特演讲:一个人文主义者的信念,科学史和文明史,东方和西方,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科学史和当代问题。萨顿在书中强调了科学在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强调了科学与人文主义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科学史是实现这两者结合最好方法的命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内容可以再说,装帧真的差,用纸质量也不好。
评分本书的作者萨顿不愧为现代科学史的代表人物,作为Isis的创始人,他从学科自身的历史、背景、建制以及目标进行了阐述。但这似乎不是萨顿写此书的重点,他想通过此书呼吁人们,尤其是科学家和旧人文主义者放弃已有的学术成见,破除思想的藩篱,在更了解彼此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走向对方,共同构建科学史的基础。作为一名读者,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也不断通过比较萨顿提出的要求和自身思想与行为所及,来重塑自己的科学史观。
评分因为是由演讲稿整理的,内容有点空泛,第三讲中论述科学史应该在学院中有什么样的建制有点意思。
评分一本好书,可惜我现在却没耐心细读,sigh
评分因为是由演讲稿整理的,内容有点空泛,第三讲中论述科学史应该在学院中有什么样的建制有点意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