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劉小楓 哲學 基督教 文化學 現當代文學理論 人文研究叢書 信仰 中國
发表于2025-05-04
拯救與逍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這本書是一次中西思想史的巡禮和對話。中西文化精神的品質存在巨大差異,它們並不能互譯,最為根本性的不同就是拯救與逍遙。中國精神中,恬然之樂的逍遙是最高精神的境界,孔子也說“吾與點也”。佛道更不必說。而西方精神,受難的人類通過耶酥基督的上帝之愛而得拯救,人與親臨苦難深淵的上帝重新和好是最高境界。這兩種精神品質的差異乃是“樂惠文化”(李澤厚語)與“罪惡”“愛惡”文化,超脫與救贖的精神衝突。本書是在救贖與超脫,拯救與逍遙這兩種不同的精神方式之間展開的這場精神衝突的對話。
劉小楓,1956年生,四川重慶人。1978年入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爾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
雖然寫得很好,完全沒法接受,尤其是對魯迅的闡釋,謬論頗多,難以想象這一章真的是按劉所說的“邏輯的展開”寫成的。劉的文字實在漂亮,淵博深邃也為時人所不及,因此屢屢齣現的明顯邏輯錯誤更令人難以忍受。我不能評價什麼,因為這種超驗的愛感意嚮是不能用邏輯來論證的,隻能在一個個地暴露對手們的“醜態”中模糊地彰顯其自身。其實昨天剛讀的汪暉的文本細讀和劉的風格有點像,將文學直接當成思想史的材料進行分析的缺陷兩者也同樣具備。
評分以詩的語言寫的哲學
評分大三的時候讀的。我當年還真是喜歡精神自虐啊。。。
評分書寫的很大,可能那時的他太急於齣名或錶達瞭。讀書不多的人一碰感覺特好,但是隨著讀書量越多就發現這書誤人太深。
評分齣於要理解自殺問題而讀這本書,但覺得過於掉書袋瞭
最近真的处于纠结的惶恐的状态,不仅仅是因为意识到人活着的虚空的状态,更是因为意识到人的局限,在自然面前,人到底算什么?脆弱不受保护地来,艰辛而又充满不确定性。 我们现在面临着这样的窘境: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思考或者愿意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在这样一个物质充盈的世界...
評分于我而言,《拯救与逍遥》是一本精简的哲学史,专注于西方启蒙至今的种种思想,而不离“解脱”这一路标——这也是我读哲学书之目的所在。又因它时刻与东方精神互相观照,凡推理无不极致,凡论述非要透彻,读起来非常畅快。 然而同样的知识,同样的历史,影映入不同的人心中,...
評分重新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昔日读此书的激动已经不再,留下的是一种激情的灰烬。八十年代的文章受到李泽厚浮华文风的影响,刘小枫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充满了古今中外的广征博引,深刻的主题被驳杂的引用所遮掩。 不过说回来,八十年代还是给青年学者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必思...
評分重新翻刘小枫《拯救与逍遥》,昔日读此书的激动已经不再,留下的是一种激情的灰烬。八十年代的文章受到李泽厚浮华文风的影响,刘小枫也不例外,他的文章充满了古今中外的广征博引,深刻的主题被驳杂的引用所遮掩。 不过说回来,八十年代还是给青年学者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必思...
評分1)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的解决,一是满足本我的需求,恶的放纵,虚空。二是压抑超我,即停止追问绝对的超越,以减轻不得的苦楚,超然。 人依靠自身确立意义,要么承受恶与虚无,在荒诞中游荡,要么自杀。或者以审美的超然沉浸在人世,不去追问绝对的精神,以此自欺。而基督...
拯救與逍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