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與逍遙

拯救與逍遙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劉小楓,1956年生,四川重慶人。1978年入四川外語學院,獲文學士學位;1982年入北京大學,獲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深圳大學中文係任教;1989年入瑞士巴塞爾大學,獲神學博士學位。 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客座教授、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總監、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榮譽研究員。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劉小楓
出品人:
頁數:540
译者:
出版時間:1988-4
價格:4.6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001626
叢書系列:人文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劉小楓 
  • 哲學 
  • 基督教 
  • 文化學 
  • 現當代文學理論 
  • 人文研究叢書 
  • 信仰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本書是一次中西思想史的巡禮和對話。中西文化精神的品質存在巨大差異,它們並不能互譯,最為根本性的不同就是拯救與逍遙。中國精神中,恬然之樂的逍遙是最高精神的境界,孔子也說“吾與點也”。佛道更不必說。而西方精神,受難的人類通過耶酥基督的上帝之愛而得拯救,人與親臨苦難深淵的上帝重新和好是最高境界。這兩種精神品質的差異乃是“樂惠文化”(李澤厚語)與“罪惡”“愛惡”文化,超脫與救贖的精神衝突。本書是在救贖與超脫,拯救與逍遙這兩種不同的精神方式之間展開的這場精神衝突的對話。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也说:“人死了”。   十字架还在。十字架上的真还在,它需要人去觅寻。十字架上的信仰关注的是作为人的个体生存的彼岸在体性。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人才能走出精神的困境……

評分

我指出史铁生小说的不足,并不意味着史铁生应该以进入残酷来提高自己的小说在美学上的价值。但我还是想说,史铁生的善良,有时也会妨碍他的辨别能力。比如他曾经一再向我推荐过一本叫做《拯救与逍遥》的书。我起先一直不知道这是本什么样的书,后来我在朋友家里翻了一翻,...  

評分

評分

刚刚读完修订一版,时断时续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我这个毫无“西哲”底子的人来说,应该算是一场精神探险了。      当年买书还要跑到省会的大书店,坐5个小时的火车才能换来逛书店的乐趣,没想到这本书带给自己的却是异样的沉重感,简直令我无法消受,因为——    ...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個版本不那麼神神叨叨~

评分

雖然他說應把比較的二者置於同等虛妄的狀態,但好歹是思辨完成後再成書,行文還是妥妥地尊基督和超驗,以西哲之思辨拷問莊老的正當性,那結果不言自明

评分

雖然寫得很好,完全沒法接受,尤其是對魯迅的闡釋,謬論頗多,難以想象這一章真的是按劉所說的“邏輯的展開”寫成的。劉的文字實在漂亮,淵博深邃也為時人所不及,因此屢屢齣現的明顯邏輯錯誤更令人難以忍受。我不能評價什麼,因為這種超驗的愛感意嚮是不能用邏輯來論證的,隻能在一個個地暴露對手們的“醜態”中模糊地彰顯其自身。其實昨天剛讀的汪暉的文本細讀和劉的風格有點像,將文學直接當成思想史的材料進行分析的缺陷兩者也同樣具備。

评分

雖然他說應把比較的二者置於同等虛妄的狀態,但好歹是思辨完成後再成書,行文還是妥妥地尊基督和超驗,以西哲之思辨拷問莊老的正當性,那結果不言自明

评分

接受某種善的絕對價值的存在,以理性超越理性自身,這種超越不是棄絕理性,而是規定理性自身的界限。拒斥不應是無條件的,正如確信不應是無條件的。這是作者的核心觀點。對於中西傳統中的資源/缺陷同樣進行整理,中國的傳統實踐理性在這種比對中顯齣虛妄,而西方的虛無主義雖然比前者高一層次,有前者所無,卻也走嚮另一種虛妄,雖然比起前者層次略高一籌。歸結到最後,這兩種形式的虛妄都是其取消瞭一種絕對的善的價值與信仰所緻,由此顯明理性自然先應具有,然而也還須明確自身的界限,理性之上應當有一個超越的價值。最終的善既非逍遙的自由,也不是擔當惡與荒誕的自由,而是愛與信仰。不過說迴來,作者偏重宗教大概也是一種局限,相比之下我更認同政治哲學、倫理學中的價值作為一種至善的追求,畢竟中國沒有基督教那樣的宗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