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一九一五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一九二四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四六年赴美任客座教授。一九四七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一九五二年后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四十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一九四九年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新理学》作者冯友兰字芝生,河南省唐河县人。北京大学毕业后赴美,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一九二八至一九五二年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一九五二年起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冯先生《新理学》这本书是我看懂的第一本哲学书,书中语言准确,阅读时感觉很轻松,好像一位老爷爷与你娓娓道来,十分亲切。不过其中前三章理解起来较费劲,需要多看几遍才能弄清。 他的哲学是“最哲学的哲学”,是最空的哲学,好像启功先生的书法,十分干净,空空...
评分冯先生《新理学》这本书是我看懂的第一本哲学书,书中语言准确,阅读时感觉很轻松,好像一位老爷爷与你娓娓道来,十分亲切。不过其中前三章理解起来较费劲,需要多看几遍才能弄清。 他的哲学是“最哲学的哲学”,是最空的哲学,好像启功先生的书法,十分干净,空空...
评分终于有了段相对完整的时间,可以鼓足勇气开始翻开贞元六书,幸好比我想象的要薄很多。 首先想谈谈这个标题,从小到大,我们习惯了把一个个事,一本本书当成“里程碑式的xxx”,不过,在高速公路上走走就会发现,里程碑其实并非是用来夸耀自身完美的金字塔式建筑,其作用主要...
评分在谈到理学与新理学的前头,先来说说关于儒家分期的问题。儒家虽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但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程度上是表现不同的姿态的。 关于儒家分期说,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李泽厚先生提出的四期说,认为先秦孔孟荀子为第一期,汉儒为第二期,宋明理学为第三期,现在或...
评分冯先生《新理学》这本书是我看懂的第一本哲学书,书中语言准确,阅读时感觉很轻松,好像一位老爷爷与你娓娓道来,十分亲切。不过其中前三章理解起来较费劲,需要多看几遍才能弄清。 他的哲学是“最哲学的哲学”,是最空的哲学,好像启功先生的书法,十分干净,空空...
课堂作报告,读了两遍。总的来说,是一种解读,在特殊的时期成一家之言,算不错了。冯友兰师从美国新实在论和实用主义大师,写的东西也有那个学派的风格。全书分章用心,文笔亦流畅。老牟说冯是脓包哲学,这话太严苛,他是大师,可以有他的看法,我则还是个学生。
评分以正的方法改造宋明儒学,再以“不可思议”之大全超越“可思议”的“理”,然后以人生境界论超越“新理学”,最后立于“始于正的方法,终于负的方法”。以西改中再回到中是这次探索的表征,表征的背后是中西文化与哲学间互相影响的张力,对正的方法的引入来源于对中国哲学的反思,对负的方法的强调是对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特色的回归与坚守,“始于正的方法,终于负的方法”则是一种更加公正和开明的态度与境界。
评分黄进兴是从理学到伦理学,冯友兰是从理学到论理学。芝生三史是照着前人的哲学来讲,贞元六书则是接着以哲学家的身份而继续讲,其中思路大抵为古里有今与中里有西。在无极而太极的过程中,理与气互存,前者若形式,后者若质料。元亨利贞蕴涵成住坏空或曰成盛衰毁。自少阳而太阳是息和变,自少阴而太阴是消与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其中有潜能与实现的义理。先生语言是中之古的,套路有西之古今的,这很对应中之近现思想家学理的复杂性。其实冯友兰还是非常胡适化的,包括受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还有字里行间不时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墨家名家的思考不下于儒家道家。其所谓新理学,亦有亚康与程朱结合之意,包括其中心思想如将境界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又如可说与不可说乃至极高明而道中庸的选择与划分,再如其陈述方式等。然画前有易太客观
评分冯友兰提出新理学思想告诉人们什么是“理”:就事说,每件事,亦皆有其所以为此种事者; 此即其理。为其类之事,所必依照者,依照某理之事,即其理之实际底例。亦即其事之类之实际底份子也。就关系说,每种关系,亦必有其所以为此种关系者。例如此物在彼物之上,在上乃一 种关系。在上之关系,必有其所以在上者。其所以为在上,即在上之所以然之理也。 以为:理是物的前提。物的存在是因为有理。理是超越时空的,是离开事物 而独立存在的。他又提出真际与实际的概念,认为理是“真际”,有是“实际”。在理与有的关系 上,理是最重要的,是决定一切的。 冯友兰的理论从本质上说是唯心主义的,如果从以上还看不清楚,还可以转述他以下的说法: 凡存在都是事物的存在。事物的存在,都是其气实现某理,或某某理的流行。总所有的流行,谓之道体。
评分我的哲学启蒙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