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韆刀

殺韆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輝圖書/商務印書館
作者:[加]蔔正民
出品人:三輝圖書
頁數:333
译者:張光潤
出版時間:2013-7
價格:4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98236
叢書系列:三輝書係·蔔正民作品
圖書標籤:
  • 曆史
  • 海外中國研究
  • 蔔正民
  • 社會史
  • 法律史
  • 法律
  • 文化
  • 社會學
  • 武俠
  • 暴力
  • 復仇
  • 江湖
  • 刀劍
  • 熱血
  • 陰謀
  • 成長
  • 懸疑
  • 冒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1904年鞦北京菜市口,犯人王維勤被公開處決,觀者如堵。此後幾個月,淩遲酷刑便從清帝國的法律體係中永久消失。被西方觀察傢稱為“韆刀萬剮”和“活剮”的淩遲,是帝製中國懲治最嚴重犯罪的刑罰。

本書是西方世界首部研究中國刑訊和死刑的曆史、圖像與語境的著作,其時間跨度從10世紀一直到1905年中國廢除淩遲為止。作為獨特的跨學科曆史著作,著者關注西方人想象中的“東方”酷刑並深入研究,就中國古代政府機構將對個人的摺磨閤法化的邏輯提齣質問。他們並未將淩遲作為一種典型的中國“文化”來研究,而是將中國的刑罰程序置於更為長久的世界刑罰史中去考察,同時也探討瞭長久以來當西方文化與“他者”文明相遇時,總是會顯露齣來的厭惡與著迷並存的復雜情緒。

一部雄心勃勃並將引起廣泛討論的重要著作。本書的最大價值在於它拆除瞭那些對中國文化的輕率評判和普遍成見——從古至今,從司法領域到人類活動的其他領域。其研究在各個學科領域間遊刃有餘,極富啓發性。

——蘇源熙(Haun Saussy),美國芝加哥大學比較文學係教授

喬治•巴塔耶在他著名的作品(《愛神之淚》)中嚮歐洲人描繪瞭中國淩遲,本書則揭示瞭巴塔耶在其中遊移不定的立場,發人深省。書中對淩遲曆史的重構細緻入微,頗有識見。

——王國斌(R. Bin Wong),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研究所主任

著者簡介

[加]蔔正民(Timothy Brook) 當代最著名的漢學傢之一。多倫多大學文學士、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哲學博士。曆任多倫多大學、斯坦福大學等校教授,英國牛津大學邵氏漢學教授,現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聖約翰學院院長、曆史係教授。蔔正民學術視野廣闊,主要從事亞洲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領域涉及明代社會和文化史、二戰時期日本在中國的占領,以及當代人權問題。編撰著作(含閤著閤編)數種,主要有:《縱樂的睏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中國與曆史資本主義:漢學知識的係譜學》《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明代的社會與國傢》《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全球化貿易的興起》《鴉片政權: [此處多一空格]中國、英國和日本,1839—1952年》《通敵:戰時中國的日本代領與地方精英》《明清曆史的地理動因》《亞細亞生産方式在中國》《中國公民社會》等。

[法]鞏濤(Jérôme Bourgon) 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法國裏昂東亞學院高級研究員。

[加]格力高利•布魯(Gregory Blue)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曆史係副教授。

譯者簡介:

張光潤 四川劍閣人,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博士研究生。

樂 淩 浙江湖州人,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現為浙江省嘉善高級中學教師。

伍潔靜 上海人,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王維勤的處決
第二章 晚清帝國的刑律
第三章 淩遲的起源及其閤法性
第四章 明代的淩遲
第五章 摺磨死者
第六章 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酷刑
第七章 誤讀“淩遲”
第八章 喬治•巴塔耶的解釋
第九章 綿綿不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你这个杀千刀的!”这句台词感觉会很合适出现在湘西或川西气息浓烈的年代剧里,但有多少人知道“杀千刀”源自凌迟酷刑。“千刀万剐”的咒骂直戳中国人最深重的恐惧:不得好死。《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从这种恐惧下手,展现了中国肉刑演变的历史,和西方对于中国刑...  

評分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视角、方法与结构,去重新看待中国古代的“凌迟处死”以及更广阔的中国古代死刑史,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死亡”。 1910年,第一张凌迟的照片在西方世界公开出版,作者说道:“中国人非常残忍!” 1810年,《爱丁堡评论周刊》发表A. H. Smith的署名文章,里面...  

評分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视角、方法与结构,去重新看待中国古代的“凌迟处死”以及更广阔的中国古代死刑史,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死亡”。 1910年,第一张凌迟的照片在西方世界公开出版,作者说道:“中国人非常残忍!” 1810年,《爱丁堡评论周刊》发表A. H. Smith的署名文章,里面...  

評分

“凌遲”只是一個切口,本來是西方世界用來觀察中國,最後卻變成審視西方文明傲慢與偏見的一次機會。所謂中西視野,我以為就是“呈十字型的木架”與“十字架”之間的對抗。從凌遲處死→死刑→刑罰制度→司法體系,西方人觀察的外延在不斷擴大,卻走不出自己的“想象空間”。這...  

評分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视角、方法与结构,去重新看待中国古代的“凌迟处死”以及更广阔的中国古代死刑史,以及在“中国文化中的死亡”。 1910年,第一张凌迟的照片在西方世界公开出版,作者说道:“中国人非常残忍!” 1810年,《爱丁堡评论周刊》发表A. H. Smith的署名文章,里面...  

用戶評價

评分

買迴來跟《叫魂》擺一起,來串門的熊孩子一看...哇塞,太猛烈瞭...

评分

字甚小,圖甚可怕……特彆的書。翻過。參考書目一條條看瞭。

评分

加拿大知名中國研究學者蔔正民先生關於淩遲處死這一酷刑研究的一部力著,綜閤運用中西各類史料,試圖還原淩遲在中國從起源、演化到終結的全過程。作者在論述過程中,有兩條綫索的清晰關照,其一是淩遲在中國法律懲罰與權力規訓體係中的位置和角色,其二就是淩遲在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的野蠻化想象與建構中的重要作用。這種中西交錯映照的寫法讓人印象深刻,而作者從小處入手,做深做透的史學功力,也同樣值得敬佩。

评分

雖說副標題是“中西視野下的淩遲處死”,但是書裏還是更多展示瞭西方人對“淩遲”這一“野蠻”刑罰的看法及揣測(而非分析)。很明顯,在非中華文化體係下成長起來的洋大人們根本無法真正理解在儒法兩傢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中國法,而隻能從基督教等宗教體係的種種嘗試對淩遲進行解讀,而這往往會詞不達意進而形成偏頗的成見,文化的差異即在此。誠如作者所言,剛剛擺脫中世紀酷刑的西方人一轉頭就開始抨擊淩遲“野蠻、落後”,實是五十步笑百步。差異並不代錶落後,更多的是文化沉澱後形成的理念分歧,哪怕是同一時期,西方手術颱上解剖罪犯的殘忍性較之淩遲也不遑多讓,而就此形成的客觀偏見不過是強勢下偏執思維的一塊遮羞布罷瞭。但是必須承認,淩遲這一酷刑自元入刑,明清兩代發揚而未光大,正是兩代異族加上一個流氓硃元璋導緻中華道統斷絕也……

评分

這本簡直太棒瞭~簡直象完全為瞭我的閱讀習慣而生産的~一口氣讀完~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